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11号),取消了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的重要出口商品注册登记行政许可项目。自此,延续了多年的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制度退出了进出口贸易的历史舞台。但是,出口玩具的法定检验要求没有变化,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对于玩具的质量安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出口玩具的检验监管,应是出口玩具检验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把关为主,兼顾效率 出口玩具质量许可制度的取消,势必引起大部分中小玩具生产企业的关注,吸引一大批企业开展出口业务。以笔者的经验,部分中小企业以前由于质量管理能力,产品适应能力等因素,无法满足出口质量许可考核要求,因此难以触及出口玩具业务这块大蛋糕。出口许可制度取消后,必有部分中小企业开始涉足出口市场。对此,检验机构应有清醒的认识,出口许可制度的取消不等于出口法检要求的取消,对于上述企业的出口玩具,其质量安全风险是极高的,必须严格按目的国标准要求实施检验,保证一定的实验室检测频次,合格后准予出口。由于业务的增加,检验检疫实验室可能检验周期因客观因素限制有所延长,因此现场检验人员应合理掌握标准,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抽样,避免内部流程过长影响正常出口贸易,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兼顾效率。
加强管理,提升企业能力 通过出口许可制度考核及持续监督,一批出口玩具企业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卓有成效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同时,由于出口许可制度的存在,其产品利润相对于未获许可证只能做内销的企业产品利润也相对提高。取消出口许可后,竞争更趋自由,前述企业通过管理成本建立的质量优势在后述企业的价格优势冲击下将受到影响。对此,检验人员应当引导出口企业继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采取分类管理,诚信管理等一系列手段,对管理能力强、产品质量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对管理能力弱,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采取帮扶、指导警示甚至黑名单等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稳定产品质量。
建设队伍,提升素质 在当前检验监管模式下,基层检验机构人员多以“一专多能”的标准建设检验队伍,专门从事玩具检验的专业人员少之甚少。而出口玩具标准之多,变化之频繁,各国政府对于玩具安全的关注之高,在目前进出口法检商品中独树一帜。因此,应当强化对一线检验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从
玩具产品的标准入手,结合质量体系管理、安全风险评估等培训,提升检验人员的宏观监管能力、风险分析能力、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能力和检验监管执法能力,打造一支专业技能硬、监管能力强的人员队伍。
顺应潮流,细化改革 在当前检验监管模式下,检验人力资源不足与不断增长的检验业务量是较为突出的矛盾,在无法做到进出口商品逐批逐件检验放行的情况下,即使发生进出口不合格产品流入或流出,检验检疫机构也承担极大的监管责任,而由于缺乏质量保险制度,出口生产企业或国内收货人也将承担不菲的损失。目前,进出口商品法检制度改革已进入调整期,先前出口纺织品,机电产品等已全部取消出口法定检验。作为出口法检目录内为数不多的工业制成品,玩具的检验监管模式应当顺应当前改革大潮,主动改革,寻求在把关与服务中的平衡点。譬如引入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结合质量保险的模式,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培育一批检验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对该类出具的玩具检验检测结果予以采信并予以快速放行。这样,在解放检验人力资源的同时,确保进出口通关效率,同时可以将质量安全风险合理的分散到市场的各个环节,也能更有效的结合对检验机构的管理对进出口玩具开展监督检查。最终,逐步建立企业自律诚信的出口玩具行业守则,以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构建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出口玩具检验监管体系。《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