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北国老剑
近年来,“产能过剩”已成为人们如雷贯耳的词语,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在我国,现在存在三大市:股市、房市、车市,其中车市相对来说发展较为健康。但是,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全年我国汽车销售量首次超过2000万辆大关,很多人都表示“产能过剩”的现象已经在汽车领域出现。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关于汽车业“规模论”的隐忧和出路分论坛上,众多汽车业界大佬针对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认为,国内人们的眼界都局限在了国内市场,并没有把国际市场纳入进来,如果把国际市场纳入进来,就不会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然而,与此同时,他也承认,我国汽车行业存在“行业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徐和谊表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还是依靠市场。
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则认为,汽车产能应该属于竞争性的产能,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的环保问题、交通问题、能源问题等接连出现,然而,最终推动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还是产能过剩。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实际的产能利用率是84%,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产能利用率低于70%,那么我们才应该认真考虑。
朱福寿指出,近两年之所以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是因为汽车销量的高增长使得汽车企业的管理层过于乐观,二是地方政府把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出台了鼓励政策,这使得很多汽车企业没有做出理性、客观和冷静的判断。汽车产业应该是一个纯市场经济的产业,应该让它回归到产业本身。
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主编武卫强同样认为,汽车行业需由市场来主导,政府、地方政府靠后,把决策权交给市场,这对规模化带来的隐忧是一个缓解。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除了要关注产销,此外不应该忽略检测在汽车制造中的重要性,汽车的整机检测、零部件检测都决定了汽车整体性能是否能够保证。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有很多易损零部件,包括减震器、转向拉杆、轮毂、刹车片等等,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其性能进行检测,那么就会给未来的运行中带来隐患。因此,在关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方向的同时,这些小的细节同样应该受到人们关注。
总的来说,在“规模化”的背后,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中国车企自主品牌实力不够,大部分汽车企业存在规模小、自主品牌实力不够强等现象。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始并购重组,进行资源整合,以此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市场调节将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