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5月,可以称得上是“可燃冰”月。据外媒报道,美国于12日宣布正在墨西哥湾开展“可燃冰”钻探研究,日本也于4日宣布从近海“可燃冰”中提取出了甲烷。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对外宣布,5月10日起,我国从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也即可俗称的“可燃冰”)矿藏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一消息让包括仪器界在内的不少中国人感到沸腾!
为什么大部分储存于海底的“可燃冰”能够引得当今世界上的大国们竞相研究它的开采手段呢?主要原因是“可燃冰”使得人类一下增加了很多能源来源,如果能低成本、高安全地商业开发出来,后期基本不需要再进行复杂的化工处理,相比原油/煤炭还需要裂解、建很多炼油厂要环保和省钱得多,而且燃烧后对环境的污染也非常小。
不过几乎和以往历次国家发布重大科技突破一样,此消息一出,引来各方发声。
一类声音认为,“从科学到技术创新要经历知其然(发现现象)、知其所以然(理论理解)、造其然(技术上可行)、利其然(经济上可行)的4个阶段。中国这次突破的意义,就是让利用‘可燃冰’达到了‘造其然’的阶段。”
“这次中国之所以取得突破,就是因为把开采固体变成了开采气体,在原位通过降压把水合物中的甲烷释放出来,直接采甲烷,同时整个过程都保持可控,没有引发海底甲烷泄漏。”
“‘可燃冰’的开采十分费劲,它深藏在高压低温的海底环境,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海底滑坡。日本先于我国研究开采技术,却因泥沙堵塞管道问题解决不了,‘可燃冰’开采迟迟未能取得进展。虽然我国不是第一个发现‘可燃冰’的国家,也不是第一个开采出‘可燃冰’的,但我们之所以敢宣称是世界第一,是因为‘稳定开采’这四个字。”
当然,也有另外一类声音:“此次使用的钻井技术,‘可燃冰’开采技术和钻井船舶都是常规技术和设备。这种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和装备来开采“可燃冰”全世界所有大石油公司都会干,都能干。”
“如果出现大面积海底甲烷气溢出,就会是生态灾难......”
“有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把‘可燃冰’融化后溢出的甲烷气盖在海底之下而不溢出海底呢?目前世界没有,中国也没有! ”
此外,在关于“可燃冰”的报道中,还闹出了“50000公里”这样的乌龙。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报道中的乌龙助长了另外一个方向的舆论:认为中国这次试采完全没有意义,甚至是自欺欺人。
无论对于“可燃冰”是“扬”也罢,“抑”也罢,作为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门户网站,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可燃冰”的探测技术。
据了解,深海可燃冰探测在技术上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突破,然而仍存在价格昂贵(例如,“深海甲烷原位探测系统”其缆控机器人价格在4000万元/台以上)、整套探测装置非常复杂、探测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可燃冰分布特点的探测等一些问题。
不过,已经有技术专家正在着手开发新型深海可燃冰探测系统,其中包括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合肥奥义克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带头人丁厚本教授。丁厚本自1963年起从事国防科技工作;1986年至1991年,任核九院工学院院长;1991年7月,作为安徽引进的高科技人才回安徽合肥工作。
他主持研发的深海可燃冰探测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γ射线康普顿背散射扫描技术的深海可燃冰探测器。据奥义克斯公司相关材料显示,它能直接、快捷、安全、准确地判断是否为可燃冰;且设备生产成本低,装置构造简单,容易操作。这一项目曾经在2016年首届四川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菁英大赛中获一等奖。
另据相关资料介绍,2011年,我国已在南海圈定25个“可燃冰”成矿区块,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如果一个区块需要30套深海可燃冰探测仪,则共需750套探测仪,每套探测仪售价按200万元保守估算,750套共15亿元,并且尚有更多的成矿区块等待被发掘。因此,开发新型的“可燃冰”探测技术也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