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质检合作对话会在宁波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中东欧质检合作对话会(电子证书与贸易便利化)倡议书》,质检总局与中东欧9国质检部门达成五项共识,包括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探讨建议有效的电子证书合作机制,打击假冒证书,维护各国经贸合作健康发展。
本次对话会以“贸易便利化和电子证书合作”作为主要议题,主要目的是就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交流经验、听取建议,打造“合作、便利、共赢”的中国-中东欧质检部门合作关系。来自波黑、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等9个中东欧地区的国家负责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以及食品安全部门的代表参会。
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表示,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程序对交易成本和效率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这方面的交易成本占到国际贸易总交易成本的2%-15%。建立高效畅通的贸易便利化体系,消除贸易要素的跨境流动障碍,降低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迫切需求。
实施电子证书是质检总局推进贸易便利化、打击假冒证书、防止贸易欺诈、保证进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为国际贸易实施无纸化创造了条件。我国检验检疫电子证书系统于2010年1月正式启用,该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集中统一的检验检疫电子证书管理和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实现国际间的电子证书数据自动双向交换、联网核查和信息反馈。
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质检总局通关司检务处处长杜宏伟介绍,质检总局已与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官方检验检疫电子证书核查机制,实现电子证书系统的对接和在线数据实时交换,并与荷兰成功试行了乳制品证书的无纸化。此外,中方已与泰国、德国和俄罗斯等9国签署了电子证书合作协议,与韩国、美国、捷克等国家的有关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如今,中国与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中东欧各国大量肉类、水产品、乳制品、粮食等食品农产品(12.390, -0.14, -1.12%)实现对华贸易。质检总局与各国质检部门在消费品安全、食品安全、标准化、认证认可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推动双多边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宁波市代市长唐一军介绍,去年,宁波与中东欧国家间的进出口额达到了22.33亿美元。目前,宁波正在倾力打造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有效的质检合作将有助于双方之间的交流往来进一步提效增速。
在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双方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进一步推进各国质检部门合作,尤其是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合作,成为中国与各国对外贸易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届对话会讨论通过了《中国-中东欧国家质检合作对话会(电子证书与贸易便利化)倡议书》,达成五项共识。根据这一倡议书,在WTO/SPS/TBT协议框架下,各国将加快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检验检疫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探讨在各部门间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的检验检疫证书核查系统,增加双方实时沟通的可能性,进行检验检疫电子证书联网核查方面的有效合作。
对话会为中国—中东欧国家质检合作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有效合作,对话会今后将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的对话会提议下一届对话会的议题为“食品安全和贸易促进”。以对话会为契机,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维护口岸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动植物疫病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不断促进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