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经济发展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制造转移等问题。一些人质疑,中国是否能够延续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经济学人》3月14日刊封面文章认为,高效的成本控制、日益稳固的亚洲供应链核心地位以及中国本身作为超大市场的崛起,使中国制造具有令人畏惧的优势。中国制造迈进的新阶段是依托中国制造辐射而出的“亚洲工厂”,这也是亚太以外国家无法简单效仿中国发展模式的原因。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放缓,房地产供给过剩,债务增长也构成负担,中国制造业仍将继续拥有三方面令人畏惧的优势,这一优势将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首先,即使中国进入高端市场发掘更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它仍然紧抓着低成本制造。中国在全球成衣出口中所占份额实际上增加了,从2011年的42.6%增至2013年的43.1%。它也在制造成品中的更多零部件。世界银行发现,中国全部出口商品中,进口组件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60%的顶峰跌至今天的约35%。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拥有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高效供应商集群。它也有出色的、不断改进的基础设施:它计划在2020年前每年增建10个机场。而中国企业正在使用自动化来提升生产率,抵消更高的工资带来的影响,这正是中国政府“中国制造2025”新规划背后的思路。
中国的第二大优势在“亚洲工厂”本身。随着工资上升,一些低成本生产确实正从这里撤离。其中许多转移到了东南亚,以依托当地大量低收入人口。这个过程有其黑暗面。去年一个非政府组织发现,马来西亚电子产业近三成工人是强制劳动力。但随着三星、微软、丰田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削减生产而转移到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它们强化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供应链。
第三大优势是中国日益成为需求的核心。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增加及消费升级,“亚洲工厂”正在夺取高额利润营销和客户服务的更大份额。与此同时,中国人的需求让亚洲的供应链更为巩固。当涉及中国市场时,本地制造企业比遥远的竞争对手更有优势。
中国引领的“亚洲工厂”模式难以复制
因为以上三点优势,没有哪个国家会取代中国在“亚洲工厂”中扮演的角色,也没有哪个国家需要这么做。由十个国家组成的东盟区拥有6.3亿人口,还不到中国人口的一半。随着供应链实现跨国扩张,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变得更重要。亚洲同时拥有富足的劳动力和资本,已经在制造业建立起巨大的龙头地位。它只会继续成长。
技术的发展已经减少了工厂里的工人数量。制造业可能不会再带来它曾经带来的就业和收入的辉煌。中国及其邻国可能是最后一批国家,能够仅仅通过雇用大批无技能人群从事低成本生产来实现跨越性发展。
出口仍然是新兴市场取得成功的最可靠途径。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提升生产率的最佳方式。但位于亚洲工厂大门以外的政府将不得不倚赖几大发展引擎:不仅仅是制造业,还有农业和服务业。相比就劳动力成本展开竞争,这种发展模式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个更自由的服务业贸易全球体系应该成为南美和非洲的要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能只集中于光纤电缆,也要建造港口和公路。教育很关键,因为努力打入全球市场的国家需要有技能的工人。
这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堪称艰巨的任务,但只坐等中国的高工资来把职位推到自己这里则注定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