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佛山、东莞已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研究智能机器人的研究院来广东发展,也欢迎制造机器人的企业到广东投资,也欢迎更多的企业使用机械手、机器人。
如果说“机器换人”是近年来严重困扰企业的“用工荒”、“用工贵”带来的产业变革,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必行之路的话,那么,“机器换人”也具有一个硬币的两面性,鼓励制造业企业更多地使用机器人,以替代薪酬越来越高的人工,以减少劳动力人数、降低劳动成本,让不少企业尝到了“机器红利”甜头的同时,企业“机器换人”也遇到了瓶颈:一边是宏观经济活动走势不清,风险因素层出不穷,让企业家担心经济硬着陆,因此,直接影响了企业家的预期,他们投资的信心受到影响。一边是某些企业家有心规模化地更新设备,换装机器人,但由于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过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等特征,让企业家左顾右盼、有心无力。
笔者认为:机器人作为当代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代表,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的投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处于工业链条上端的大中企业而言还能承受。但对于相对实力较弱的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因为涉及大笔流动资金被占用,因此,推行“机器换人”的地区,企业对政府激励政策的期望值颇高,包括政策的针对性、补贴额度等。从政策体系来看,各城市都不缺乏“真金白银”的财政奖励政策,不过,从财政政策的杠杆效果来判断,获得财政奖励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与奖励无缘。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出“机器换人”激励政策时,必须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对此,东莞作为全国“机器换人”的牵头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印发〈东莞市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鼓励融资租赁机构加大对“机器换人”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融资租赁机构参与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把财政资金作为激励融资租赁资本、引导资金、奖励资金、融资租赁活动的投保资金,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机器换人”的目标。据悉,拓斯达科技作为东莞市“机器换人”主办企业,大力推进了东莞市“机器换人”进程,引发了全行业的效仿,同时积极推行经营性租赁方式对于加工型以及轻资产不需要设备所有权的企业应用极为可行,灵活性相当强,大力为需要“机器换人”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从欧美国家和日韩经验来看,“机器换人”之所以能够较普及地投入使用,是因为融资租赁这一资本运作帮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忙。企业不可能在生产线上大规模地引入机器人,而政府激励资金相当有限,而把融资租赁视为“机器换人”的标准配置,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再解决了企业对“机器换人”的更新换代的主动权,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机器换人”也不可能是一次性能够完成和实现的,今后,还会面临着更新和升级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融资租赁确保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让更多的中小企业都能够享受到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的“阳光雨露”,这等于扩大“机器换人”的面,确保了财政资金杠杆化的效果高于奖励企业的效果。
现在,政府利用财政资金的运作来帮助企业实现“机器换人”,比把激励资金奖励给企业来得更加有效率,实现了从“买机器”向“租机器”的转换,既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在“机器换人”时资金的投入和占用,也可以倒逼企业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用机方案,更重要的可以促使政府财政激励资金与企业“机器换人”的战略目标进行紧密的对接,从根上促成激励融资租赁资本的成长和成熟,确保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更趋合理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