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的编制引起各方关注。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近日在上海表示,“中国制造2025”实质上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而“工业4.0”的制高点在于工业互联网。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系列研讨会上,冯飞表示,“中国制造2025”文件里提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和德国提出的“工业4.0”有异曲同工之处。
“前段时间我们带队到上海搞调研,很多企业介绍智能制造的经验,谈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这其实是典型的“工业4.0”的内涵。如果说“工业4.0”引领未来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其制高点在哪里?应该是工业互联网。”冯飞说。
冯飞指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美国有GE、德国有西门子这样的顶尖企业牵头。这些企业既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也是先进技术的应用市场。“在我国目前还找不到有如此强实力的企业。所以我们要通过市场手段,推动形成战略创新联盟。上海及长三角很有条件做这个事,因为上海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再加上本地及周边的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构建一个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智能制造发展空间打开
《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了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试点,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试点,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委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试点,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试点,以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等6大试点推进专项行动,基本涵盖我国工业制造各大传统和优势行业,拉开了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国新篇章的大幕。此外。通知提出重点任务组织召开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风口上的机器人行业逻辑持续强化。
在“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下,智能制造的巨大风口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产业链包含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传感物联,自动化(数字化)工厂,个性化制造新业态等,其中智能化机器人、自动化装备方向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看,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过去核心零部件过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本体制造企业,均实现控制器自主生产,在核心零部件上取得了突破。只要实现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升级跨越,就可以支撑机器人整机发展,未来替代进口的效应也会逐步释放。从政策落实看,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已经把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部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