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与健康领域已成为当前世界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我国医学科技基础薄弱、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正在被逐渐打破。近日,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15周年之际,著名免疫学专家、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透露,未来清华大学将重点加强医学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创新科研体系和创建人事教研“准聘”制度等,推动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并在世界精准医疗领域实现中国领先。
中国科学家自己实验室“生长”出世界级研究成果
近日,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因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去年,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大村智分获物理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近年来日本医学呈现的获诺奖“井喷”之势,董晨表示,更值得借鉴的是此前二三十年日本重视投入基础医学研究,并给予科学研究更大自由的做法。
据悉,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25日,首任院长由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两院院士吴阶平教授担任。董晨表示,15年来,医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初具规模、到基础科研国内领先、到部分领域比肩世界一流的重大变化。比如2014年,清华医学院颜宁教授团队首次解析的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晶体结构研究,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学成就。其不仅在结构生物学的最前沿领域确立了中国的领先优势,也让中国科学家在自己实验室“生长”出世界级的研究成果。
而李海涛教授团队主要通过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手段研究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结构机理。实验室自2010年1月成立至今,在阐明与白血病、癌症等疾病密切相关的“组蛋白密码”识别与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已在包括Nature、Cell在内的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综述或图书章节20余篇。
此外,还有祁海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通过调节ICOS相关通路来实现人为操控疫苗抗体亲合力特性的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抗病毒中和抗体疫苗开辟了潜在的新方向;张林琦教授开展的多项研究,为我国新一代抗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分离获得MERS病毒的人源单克隆中和抗体,为抗击MERS病毒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教授团队运作模式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正是清华医学院近年来创新科研体系的重要体现。
但目前我国的基础医学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如受我国教学体制和学科体系设置制约,传统医学院科研能力较弱;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离,基础医学科研成果不断创新,却难以满足临床对疾病诊疗的需求;临床经验不断积累,也难以为基础医学指明方向与目标。
董晨表示,现代科研已进入多学科交叉协作才能解决重大难题的时代,资源共享和团队攻关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如恶性肿瘤等重大复杂疾病的防治研究,需要整合生物技术、计算数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的交叉研究,才能揭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对癌症发生的相互作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各种组学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需要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专家的有效合作与交叉研究。
“清华医学院创新科研体系,通过学科优化配置、追求国际水准、资源共享、国际同行评判等创新机制,形成研究者间自由交流、互相评判促进的学术氛围。比如免疫学系由十几个不同方向的教授组成,招聘的不再是一个个教授,而是‘一群教授’,专家之间相互协作,但又独立组建团队,通过科研创新在国际上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董晨说。
未来将加强基础与临床合作转化,推动大生命医学发展
生命医学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影响最深远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已形成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性力量。众多国家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战略布局中继续把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优先领域进行布局,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但我国基础研究还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中国科协发布的《2014-2015学科发展报告》对此概括为四大问题,包括“能够称得上战略科学家的帅才少”、“研究人员和专业技术辅助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大量专业辅助人员”、“基础学科后备人才资源不足”、“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此外,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也较为薄弱,重大疾病诊疗的本土证据缺乏,一些疾病的诊疗指南还依靠国外循证医学制定,重大疾病诊疗水平仍需提高。
目前,清华医学院下设2个系1个中心,分别是基础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并积极筹备临床医学机构,建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公共健康四大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
董晨表示,未来清华大学将重点支持医学建设,加强基础与临床合作转化,以百姓的健康需求和疾病为导向,展开综合性科学研究。通过建立完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创新科研体系和创建人事教研“准聘”制度,推动大生命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下一步将筹建临床医学院,突破传统医学培养模式,打造“清华版”具有临床创新能力的医师科学家。通过科研与临床的相互渗透、“无缝衔接”,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屏障,建立起直接紧密的互联关系;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治新方法。
具体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一是基础学科布局更完善,包括建设肿瘤、干细胞研究等;二是促进医学与工科学科交叉。希望把生物医学工程平台进一步发展好、搭建好,各个学科的教授都来参与医学发展;三是加大对预防和公共卫生相关问题的关注,把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提升为系、甚至学院,初步学科布局是增加预防医学、流行病学、临床大数据处理、医院管理等内容。另外,还计划成立医药监管科学研究院,培养医药监管专业人才,缩短我国新药审评与国外的巨大差距。四是把继续拓展医学实验班,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为实验班注入新的生命力,把国际上的好方法推广到中国来实践,服务于培养医师科学家,打造未来中国医学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