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祁轲
从1956年10月到2014年10月,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58个春秋。经过几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宇航学会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之家,也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30多个春秋,见证了中国航天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久前,《QC检测仪器》对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进行了专访。
航天:历史与未来
谈起中国航天半个多世纪来取得的成就,杨俊华秘书长如数家珍:
——长征系列火箭跻身世界先进火箭行列。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3个系列共10个型号,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截至2014年9月,中国航天已经实施了190多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以上,长征火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功率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七大系列卫星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功研制了100多颗卫星,应用卫星实现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形成了返回式遥感、“东方红”通信广播、“风云”气象、地球资源、北斗导航、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海洋等七大系列,初步构建形成了中国空间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9月,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首次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此后又进行了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的飞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4年1月,中国的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从2007年10月到2013年12月,分别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成功实施对月球的探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标志着中国进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国际合作取得重要成果。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长征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1990年4月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完成了第一个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合同,拉开了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序幕。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为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30多次发射和多次搭载服务,累计发射数十颗外星,并与一些国家签署了整星出口合同,实现了卫星的在轨交付,中国航天的国际声誉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杨俊华秘书长认为,与这些具体成就相比,更加可贵的是,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构筑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体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为中国航天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中国航天的未来,杨俊华秘书长介绍说,根据航天发展现状,中国政府于2011年末发布了新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战略原则;相关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对航天未来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和规划。据了解,中国航天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和发展航天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重点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二代导航系统和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项目,重点发展通信、遥感、导航等系列应用卫星,建成长期、连续、稳定、自主的空间基础设施。
学会:平台与目标
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经国家批准,中国宇航学会于1979年10月成立,主要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钱学森等老一代航天人的关怀下,中国宇航学会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中国宇航学会进一步将学会定位为“航天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航天集团公司软实力提升平台、中国航天国际化战略支撑平台、航天科普活动主力军”,确立了“建设国际一流宇航科技社团”的目标,并开展了一系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宇航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10年5月31日至6月3日,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联在北京共同主办了首届世界月球会议。会议吸引了以欧空局局长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局高层参会。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围绕人类探月热点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会议形成的《北京宣言》达成了多方面的共识。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探月活动的进展。作为中国航天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世界月球会议”作为一项成果被写入了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中国科协、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载人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中国宇航学会和国际宇航联、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共同主办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学术交流活动规模大,内容丰富。大会论文提交数量3675篇,与会代表人数3727名,会议和社会活动368场,均创历史纪录。经中国宇航学会的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航天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中外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至今为止最好的”、“为以后的大会树立了标杆”。
丰富多彩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使得学会“航天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航天集团公司软实力提升平台、中国航天国际化战略支撑平台”三个平台的作用落在了实处;而“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系列活动、“开启天宫的梦想”、“梦想航天”航天科技夏令营等品牌科普活动,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正是学会作为“航天科普活动主力军”的生动注脚。随着这几个平台作用的充分发挥,中国宇航学会也正在与“国际一流宇航科技社团”的目标一步步接近。
中国宇航学会的会员涵盖了几乎所有与中国航天相关的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航天科技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代表着整个中国航天。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国外舆论对中国航天十分关注,有的褒扬,有的贬损,对此,杨俊华秘书长不以为意。他说:“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中国的航天人始终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他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最有发言权,他们更多地会用行动和时间来证明一切!”
《QC检测仪器》非常关注航天工程的质量控制,针对航天工程的具体检测工作,杨秘书长说:“航天工程非常关心检测工作,每一个航天人都抱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检测工作都谨小慎微,如此才保证了中国航天的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