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应用于铝合金低含量Li、Na和Ca元素分析 |   
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应用于铝合金低含量Li、Na和Ca元素分析 |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145 发布时间:2023-2-13 QC检测仪器网 | 
 
 
	
	
		
			
			
			
				
					铝合金中低含量的Li元素会导致铝箔复合后扩散降低强度,Na和Ca元素会增加针孔,一般要求控制在3 ppm以下。因此,炉前炉后的检测很重要。 
				
					目前,铝合金中低含量的Li、Na和Ca元素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质谱法以及火花直读光谱法。其中,火花直读光谱法以其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势应用较为广泛。 
			
		
	
	
	
	
		
			
				
				
					
						
							
								
									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作为铝合金中低含量Li、Na和Ca元素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点优势: 
							
						
					
				
			
		
	
	
	
		
			
				
					在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工作正常条件下,连续10次激发纯铝(空白)光谱分析标准物质,以10次空白值(应用低铝校正曲线定值)标准偏差的3倍对应的含量为检出限,其计算公式如下: 
				
					DL=3s/b 
				
					式中:DL----每个元素检出限 
				
					    s----标准偏差。 
				
					    b----工作曲线斜率。 
				
					计算得出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分析铝合金中Li、Na和Ca元素的检出限如下表1所示: 
				
					表1 铝合金中Li、Na和Ca元素的分析通道、内标及检出限 
			
			
		
	
	
	
		
			
				
					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分析铝合金中Li、Na和Ca元素的工作条件如下表2所示,包括冲洗时间在内,总共需要17s,速度极快。 
				
					表2 M5000分析铝合金工作条件 
			
			
		
	
	
	
		
			
				
					3.1 校正曲线 
				
					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分析铝合金中Li、Na和Ca元素的校正曲线如下图1-3所示: 
			
			
			
			
			
			
			
				
					
						图3 铝合金中 Ca 422的校正曲线 
					
						3.2 标准样品分析 
					
						分析含有Li、Na和Ca在2~20 ppm范围内的标准样品,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M5000分析低含量Li、Na和Ca的标准样品(n=8) 
				
			
			
			
				
					由上表可以看出,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分析铝合金中低含量的Li、Na和Ca元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3.3 客户实际样品分析 
				
					应用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分析了XXX公司的3个实际样品,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应用M5000分析客户3个样品中的低含量Li、Na、Ca元素 
			
			
			
				
					由上表4可以看出,应用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分析铝合金中低含量的Li、Na和Ca元素重复性良好。 
				
					测试时,采用新建曲线的方法对客户3个实际样品中未知含量的Li、Na和Ca元素进行分析,结果准确度得到客户认可。 
			
		
	
	
	
	
	
		
			
				
					M5000 全谱直读光谱仪非常适用于分析铝合金中低含量的Li、Na和Ca元素,满足客户实际样品中3 ppm左右含量的的检测要求。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