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振威国际会展集团主办的第22届天津机床展,将于2026年3月18-21日举办。3月天津机床展,将通过30余场同期活动构建起“展示-交流-成长”的生态闭环。从政策解读到技术研讨,从人才选拔到资本对接,以“三维共振”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助力中国工业母机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领:京津冀工业母机供需对接会解读设备更新红利
作为展会核心活动之一,“京津冀工业母机供需对接会”于3月18日举办。会议邀请工信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专家解读新一轮设备更新政策,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方向,并现场开通政策申报通道。邀请通用技术、华为等50余链主企业发布采购标准,此前,华为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与母机融合解决方案”需支持5G+AI实时监控,引发参展企业热烈讨论和关注。
创新赋能:“天工杯”装备智能检测创新大赛激活产业新动能
为破解高端装备检测精度不足、效率偏低等行业痛点,联合中汽研共同举办“天工杯”装备智能检测创新大赛。活动聚焦汽车制造、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设置智能传感、AI视觉检测、无损检测等竞赛方向,吸引近百家产业链企业、科研院所组队参赛。大赛同步开设技术成果对接专区,中汽研现场发布装备检测行业标准及采购需求,获奖项目有可直接纳入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清单,助力创新技术快速落地转化。
智联未来: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共探产业升级路
由《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携手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聚焦“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技术突破,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共话行业发展。会议设置前瞻分享、应用案例分享、产品展示等环节,明确人机协作、自主导航、多模态交互等核心技术攻关方向。现场集中展示工业巡检、医疗辅助、仓储物流等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品,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集群升级。
技术碰撞:航空航天产业制造论坛聚焦高端加工突破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极端制造”需求,展会同期举办“2026航空航天产业制造创新论坛”,拟邀中航专家分享钛合金构件加工技术难点,津上精密现场演示0.001mm精度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大侨机床凭借米汉纳铸铁T型结构、三轴中空冷却等核心设计,以≤0.01mm定位精度、10000rpm主轴转速及强刚性适配钛合金/复合材料加工,提供复杂结构件精密成型、低耗高效生产的航空航天定制化machining解决方案。论坛还发布航空航天领域工业母机技术路线等信息,明确未来三年需突破的10项关键技术。
人才赋能:四场技能大赛输送200余名技术能手
为解决制造业“用工荒”问题,展会联合天津市电子学会SMT/MPT专委会举办第六届“弘快杯”全国电子制造行业PCBA设计大赛、第十届“快克杯”全国电子制造行业焊接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电子制造行业线束线缆制作工艺与操作技能大赛、第三届“屹博杯”全国电子制造行业板级故障分析与维修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涵盖数控编程、激光焊接、机器人操作等核心技能,吸引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的选手参赛。优胜者不仅获得相关资格证书,还可有机会获得一汽大众、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就职机会。“展会提供的不仅是比赛平台,更是从‘技能人才’到‘产业工匠’的成长通道。”
资本对接:融资租赁推进会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针对中小企业“采购资金紧”痛点,展会将邀请天津银行、平安租赁等机构,联合举办融资租赁推进会。方案包括设备按揭贷款、订单融资等创新模式。成功采购相关展品的企业,可现场通过“订单融资”获得相应的贷款。
生态构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
展会同期活动通过“政策-技术-人才-资本”四维驱动,构建起工业母机产业的创新生态。天津机床展的同期活动已超越传统展会范畴,成为产业资源整合的“超级枢纽”,推动中国从“机床大国”向“机床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