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分享按钮
QC检测仪器网|www.qctester.com
首页: 产品中心: 资讯频道: 展会频道: 市场研究: 供求信息: 新品介绍: 企业名录: 技术文章: 检测机构
专家解答: 学会协会: 行业资料: 电子样本: 期刊书库: 资料下载: English: QC视频: QC杂志: QC访谈: 邮寄现场
注册会员 会员中心
登陆企业
仪器搜索
热门关键字: 量仪量具  无损检测  物理测试  力学测试  材料试验  光学仪器  设备诊断监测  表面处理检测  环境检测  化学分析  实验室仪器  仪表类  超声波探伤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新技术能力认可专题:工业数字射线检测(CR与DR)的实验室能力认可

新技术能力认可专题:工业数字射线检测(CR与DR)的实验室能力认可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4763 发布时间:2022-3-16 QC检测仪器网

 

随着射线检测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以及该技术在我国航天、航空、核电、军事、特种设备、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无损检测机构申请了工业数字射线检测(CR与DR)的实验室认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目前使用的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侧重于常规无损检测技术能力的认可评价,国外最早从事实验室认可的专业综合机构澳大利亚国家认可机构(NATA)已开展了数字射线认可,但未见其发布如何开展数字射线认可评审的指导文件,因此CNAS迫切需要开展工业数字射线检测能力认可评审技术研究。

下面将从工业射线检测技术分类、计算机射线照相(CR)和数字射线成像(DR)人员资格、设备性能评价和能力评价等方面探讨数字射线认可技术。

笔者认为,应从人员要求、环境条件、设备配置及性能指标、检测方法和工艺过程、结果评定、质量监控等方面评价数字射线检测的实验室能力。

 

1

数字射线检测方法表述

2015年CNAS发布了标准CNAS-AL06:2015《实验室认可领域分类》。检测方法代码中射线检测的代码为01,且没有再对射线检测的具体类别进行细分。从已获认可的机构名录中可以看出,射线检测新技术的项目名称较多,同一检测技术可能有多种名称,不利于查询同一检测能力在国内检测机构的分布情况。

随着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经发布了众多射线检测技术标准,射线检测技术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不同标准对人员、设备和检测的要求各不相同。以无损检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35)为例,各种射线检测技术标准均由射线检测(RT)分技术委员会(ISO/TC 135/SC5)归口管理。射线检测方法被细分为多种检测技术,具体技术分类和输出媒质如表1所示。

表1 射线检测方法分类和输出媒质

方法

技术

输出媒质

射线

检测

(RT)

 

射线照相

胶片

计算机射线照相

(CR)

非胶片

数字射线成像

(DR)

非胶片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非胶片

中子照相

胶片

笔者建议对射线检测新技术方法分类进行修订,独立形成下一层级代码,有利于识别各种技术的人员要求、设备管理和方法确认。

根据CNAS官网的已获认可机构相关信息,申请CR技术能力认可的实验室有3家,申请DR技术能力认可的实验室有8家。从检测实验室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特种设备、机械制造、有色金属、轨道交通、中科院等领域。获得DR认可最多的是标准NB/T 47013.1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共有7家实验室获得认可,其次是标准ISO 10893-7:2019《钢管无损检测 第7部分:用于检测缺陷的焊接钢管焊缝的数字射线照相检测》,有3家实验室获得认可。

两项仪器性能标准GB/T 21355-2008《无损检测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的分类》和GB/T 21356-2008《无损检测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与鉴定方法》也有实验室申请认可,但这两项标准的检测对象是仪器设备,非标准CNAS-AL06:2015中一二级代码指定的无损检检测对象。在审核时应注意识别合适的检测方法标准。

 
 

2

CR和DR检测人员能力

2018年CNAS发布标准CNAS-CL01-A006: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其中6.2.2(3)节规定了检测工作人员应具有所从事无损检测专业的Ⅱ级人员资格。

人员是无损检验检测机构的重要资源,也是获得有效、可靠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应识别其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实验室应确保检测人员能胜任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检测人员是否会使用仪器设备,操作是否正确;检测人员是否正确选择样品,标识是否正确;检测人员是否正确选择方法,熟练与否;检测人员是否正确设置环境条件,监控与否;检测人员检测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有没有进行自查。检测人员是否获得充分的检测技术培训,是否取得相应检测技术证书,是机构授权检测人员的重要基础。

目前,CR和DR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已逐渐与常规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的人员认证分离。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该规范修改了原有的射线检测的持证类型,细化为“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和“射线数字成像检测(RT-D)”。其中,“射线数字成像检测(RT-D)”只设II级,考核涉及的检测标准主要为NB/T 47013.11-2015和NB/T 47013.14-201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4部分:X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检测》。

GB/T 9445-201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等同采用标准ISO 9712:2012《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2015第1章给出了该标准的认证涵盖方法,明确该标准适用于射线照相检测。2017年4月,无损检测国际标准化组织人员资格分技术委员会(ISO/TC135/SC7)秘书处启动ISO 9712:2012复审投票。2017年9月,ISO/TC135/SC7秘书处发布复审投票结论。复审结论表明所有P成员国参加成员和O成员国(观察者)反馈非常积极,全球范围内收到共计364条修订意见。复审结论为修订ISO 9712:2012,由加拿大主导修订并组建工作组,修订周期为36个月,工作组组长为ISO/TC 135/SC7主席。秘书处同时将364条复审意见划分成7个任务方向,组建7个任务组,任命各任务组召集人员并分头组建任务团队,处理修订意见。ISO/TC 135/ SC7秘书处召集全体P成员国和O成员国代表分别召开新加坡会议、瑞典哥德堡会议、美国休斯顿会议和加拿大埃德蒙顿工作会议,听取并讨论修订组对标准ISO 9712:2012的复审意见处理和标准条款更新。目前ISO 9712项目组正向ISO项目经理申请将该项目转到征求意见(DIS)阶段。

目前ISO/CD 9712草案稿增加了资料性附录F“检测技术要求”。附录F给出了射线检测方法下4个检测技术的限制范围、缩略语和不同等级培训时间要求。这4个检测技术分别为胶片射线照相(Film Radiography)、射线数字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和计算机射线照相(Computed Radioscopy)。ISO/CD 9712草案稿虽然不是最终发布的正式版本,后续ISO 9712项目组还会对其进行修改草案稿,但是此版草案稿已释放出射线检测即将细分不同检测技术并进行资格鉴定和认证的强烈信号,可为无损检测人员更好地应用ISO/TC 135/SC5归口管理的射线检测标准做好人员能力支撑。

CNAS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QMS)认证和产品认证服务,并成为国际认可论坛的多边互认(IAF MLA)成员。但CNAS未开展无损检测人员认证,也未在国际认可论坛多边互认框架内互认人员认证服务。

从事CR、DR检测的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常规射线胶片照相检测的知识,还需要具备CR、DR检测的相关技能。因此,胶片射线照相检测的培训已不能满足CR、DR检测的要求。根据目前国内外已出现逐渐将CR、DR检测与常规胶片射线照相检测的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进行分离的现状与趋势,建议仅具有胶片射线照相检测培训经历及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可视为其具有CR、DR检测能力,应将两者区分开。原则上检测人员在具备了胶片射线照相检测2级培训经历及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再经过CR和DR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方可认为具备了CR和DR检测能力。

 
 

3

CR和DR检测设备能力

CR和DR设备多为数字化或一定智能化设备,其开机过程中包含“自校准(Self-Calibration)”功能。“自校准”和“内部校准(In-House Calibration)”是不同的术语。内部校准是指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内部实施的,使用自有的设施和测量标准,校准结果仅用于内部需要,为实现获认可的检测活动相关的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而实施的校准。自校准一般是利用测量设备自带的校准程序或功能(比如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校准程序)或设备厂商提供的没有溯源证书的标准样品进行的校准活动,通常情况下,自校准不是有效的量值溯源活动,但特殊领域另有规定除外。实施内部校准的实验室,应满足CNAS-CL01和CNAS-CL01-A025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CR和DR设备开机中的自校准功能是实验室实施内部核查的手段之一。

为确保无损检测数据准确、结果可靠,应以无损检测数据的量值溯源为基础。标准CNAS-CL01:2018的6.4.6节规定“当测量准确度或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报告结果的有效性的设备应进行校准”,6.4.7节规定“实验室应制定校准方案,并应进行复核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射线机是射线照相检测系统、CR和DR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标准CNAS-CL01-A006:2018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针对射线照相检测的射线设备明确规定了曝光曲线至少每年核查一次,以及更换重要部件或维修后需及时核查的要求,该要求还应继续保留,同时建议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焦点尺寸、输出管电压等参数进行核查。IP(成像板)扫描仪是CR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射线照相检测的暗室,扫描仪的性能和使用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获得的图像质量。DDA(数字探测器阵列)是DR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测透照的同时获得检测图像。表2为涉及到CR设备性能评价的标准,表3为涉及到DR设备性能评价的标准。表4为CR设备性能参数在各标准中的分布。表5为DR设备性能参数在各标准中的分布。

表2 涉及到CR设备性能评价的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T 21355-2008

无损检测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的分类

2

GB/T 21356-2008

无损检测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与鉴定方法

3

GB/T 28266-201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射线胶片数字化系统的鉴定方法

4

ISO 16371-1:2011

无损检测 存储式荧光成像板工业计算机射线照相 第1部分:系统分类

5

EN 14784-1:2015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分类

6

ASTM E2445-2014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性能长期稳定性

7

ASTM E2446-2016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分类

表3 涉及到DR设备性能评价的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T 35394-2017

无损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系统特性

2

ASTM E2597-2007

数字探测器阵列制造特性

3

ASTM E2737-2018

数字探测器阵列特性评定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方法

表4 CR设备性能参数在各标准中的分布

测试参数

ASTM 2446

ASTM 2445

ISO 16371-1

EN 14784-1

GB/T 21355

GB/T 21356

不清晰度/基本空间分辨率

信噪比

对比度灵敏度

几何畸变

激光束功能

光电倍增管非线性

模糊或闪烁

扫描器抖动

阴影

擦除

透度计当量灵敏度

过曝光损伤

空间线性

中心束指向

IP伪像

IP响应变化

IP退化

像素值响应线性化值

最小像素值

CR最小读出强度基准

注:激光束功能包括激光束扫描线完整性、束颤动、信号漏失、聚焦程度等。

表5 DR设备性能参数在各标准中的分布

测试参数

ASTM E2597

ASTM E2737

GB/T 35394

基本空间分辨率

对比度灵敏度

信噪比

厚度宽容度

残影和过曝光饱合

坏像素点

效率

信号电平

偏移量

线性范围

最小许可灰度幅值

曝光曲线

计算机射线照相和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输出结果为数字化图像。影响数字化图像质量的3个基本参数分别为对比度、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对比度表征检测图像在射线透照方向细节的分辨能力;空间分辨率表征检测图像在垂直射线透照方向细节的分辨能力;信噪比是检测图像的信号与噪声之比,直接关系到检测图像可实现的对比度。表4和表5也验证了这3个基本参数的重要性。

胶片射线照相检测技术与CR和DR检测技术基于相同的检测原理,所不同的是CR和DR检测技术采用数字探测器替代了胶片。因此,在控制底片黑度和对比度的基础上,CR和DR增加了图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的质量控制要求。标准GB/T 3323.2-2019《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马射线技术》和ISO 17636-2:2013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玛射线技术》中的7.9节提出了、质量控制技术和基本要求。

2015年ILAC(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在《无损检测认可指南》草案稿中规定了实验室应监控射线机焦点的变化。射线图像的像质和分辨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焦点的特性,尤其是尺寸和射线强度的二维分布。标准GB/T 25758.1~25758.5《无损检测 工业X射线系统焦点特性》描述了5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可满足焦点尺寸测量的不同需求。

 
 

4

CR和DR检测质量监控能力

为确保CR和DR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室应制定质量监控程序,编制质量监控方案和计划,以及时发现检测风险并采取有计划的措施加以纠正。质量监控可以分为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质量监控两种。标准CNAS CL01:2018的7.1.1节列举了11种内部质量监控方法,7.1.2节列举了2种外部质量监控方法。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来保持对设备性能的信心时,应按程序进行核查。期间核查和检定、校准的主要差异如表6所示。

表6 期间核查、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差异

项 目

期间核查

校 准

检 定

目的

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确定设备的示值误差

确认设备是否符合法定合格要求

方法

实验室制定

采用经溯源的计量标准根据校准规范、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采用经溯源的计量标准根据检定规程进行校准

实施主体

实验室

有资格的校准实验室

经授权的法定计量部门

输出

期间核查记录

校准报告

检定报告

胶片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要素主要是“人”的能力和经验,而CR和DR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素在“人”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能力,实验室在制定质量监控方案过程中,应注重测量设备的功能核查和期间核查。针对CR和DR检测技术,GB/T 35388-2017《无损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要求设备的核查周期不超过12个月。当设备和安装有改变时(如更换或维修射线源或探测器),检测过程中设备或图像质量有明显异常时,或设备停止使用超过30天后重新使用时,应对设备进行性能核查。

IP板扫描仪的性能和使用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获得的图像质量,标准GB/T 21356-2008《无损检测 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与鉴定方法》的4.4条规定,定期使用CR板对扫描仪进行期间核查,核查周期可根据使用频率确定,维修、升级或改造后的扫描仪应及时核查,4.4.6条规定长时间使用后,应每年对扫描仪进行核查;IP板作为成像的载体,其使用频率影响到使用性能,标准QJ 3292A-2020《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焊缝数字成像检测方法》的8.1.3条规定IP板表面质量及性能核查一般每3个月进行一次;IP板扫描仪性能的期间核查应纳入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中;在CR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每次检测前应对检测软件中的尺寸测量功能进行核查,并使用标准器具(如双丝型像质计)进行校准。

按照GB/T 35388-2017《无损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检测方法》要求的DDA探测器核查周期应不超过12个月,并在维修、图像质量明显异常、停止使用30天情况下应对其进行核查,标准QJ 3292A-2020规定每6个月对探测器性能进行一次核查,探测器的性能核查应为实验室内部质量监控开展的期间核查;在DR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按照标准QJ 3292A-2020的6.18节和GB/T 3323.2-2019的7.9.2和7.9.3节规定,每次检测前应对探测器成像本底图像和坏像素进行核查,必要时应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程序校正探测器,包括偏置校正、增益校正和坏像素校正等,每次检测前应使用标准器具(如双丝型像质计)对检测软件中的尺寸测量功能进行核查。

实验室制定外部质量监控方案时,不仅要考虑CNAS-RL02:2018《能力验证规则》中对无损检测领域能力验证的最低要求,还应充分考虑CR和DR技术的先进性,建议检测人员定期参加已获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PTP)发布的CR和DR能力验证活动,不应用常规射线检测的能力验证代替先进数字射线检测的能力验证活动。显然,实验室参加射线照相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获得满意,不等于实验室CR和DR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满意。

 

结语

CR与DR体现了射线检测数字化、图像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通过识别不同的标准,明确关键岗位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设备性能核查、检测过程质量监控、现场审核等关键要素,能够确保无损检测机构更加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保证新技术检测结果可靠,降低实验室实施新技术检测的运行风险,提升质量安全,推动结果互认,传递信任,促进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

作者:丁杰1,韩丽娜1,倪培君2,王晓勇3,翟莲娜1,刘丽东4,潘锋4,郭淼4

工作单位:1. 上海材料研究所

2.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3.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4.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第一作者:丁杰,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无损检测的标准化研究工作。

来源:《无损检测》2021年9期

新技术能力认可专题推荐阅读

无损检测新技术能力实验室认可现状与展望

新技术能力认可专题:相控阵超声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
新技术能力认可专题: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
新技术能力认可专题:工业CT检测的实验室能力认可
 

 
 

 

 相关信息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市场研究 行业资料 技术讲座
展会知识 战略合作 技术标准
展会资讯 更多 
遇见未来实验室,共探科技新纪元 20
VisionChina2025(上海
AMTS & AHTE South
科技盛典,洞“析”奥秘 2024慕尼
2024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逛
距离2025最近的一场电子信息行业盛
观众登记启动|优解制造未来,锁定20
聚力向新,抢抓3月机床采购季
开幕倒计时8天,第104届中国电子展
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 展
矩阵
行业资讯 更多 
“点亮梦想之光”青少年科教公益行进博
进博快报 | 瑞典商会领导嘉宾到访海
擎画未来 千人齐聚「蔡司全球质量创新
“组合拳”出击!突破电池膜球面高精度
数字驱动产业升级 | 第四届产品数字
创新交锋 蔡司全球质量创新峰会剧透第
30周年 | InnovMetric
守护生命之盾: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精准
海克斯康亮相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
航空业案例 | 三维扫描和增强现实技
权威!海克斯康QUINDOS软件荣获
2024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公布
热销仪器
检测仪器 检验仪器 测量仪器 测试仪器 无损检测 无损探伤 材料检测 材料试验 检测材料 几何量仪器
邮箱:(E-mail)QCtester#126.com   京ICP备12009517号-5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614
北京考斯泰仪器信息有限公司   电  话:(Tel)010-58440895 /   
Copyright © 2009 QCtester.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QC检测仪器网 版权所有
检测仪器备案信息  检测仪器行业  测量仪器  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