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如何测?7月6日,温州医科大学“青葵医生——医心治水·绿萝逐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温州市经开区天河街道第二小学开了一堂实验课,让孩子们化身小小检测员,对当地河道水和日常用水进行水质测量。
水质的检测共有四项指标:酸碱性、矿物质含量、溶解性固体总量(TDS)、余氯含量。实践队员针对这四项指标向孩子们介绍水质的分类。TDS表示每升水中溶解的全部固体的毫克数,若数值超过1000则代表水不适合饮用。“我们平常听到的‘软水’就是TDS含量低的水质,喝多了容易得软骨病。”实践队员边拿起TDS测试笔边进行讲解。检测指标中的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物质,适当饮用含矿物质的水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余氯就是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是自来水消毒所残留下的物质,极易被人体吸收,损害健康。
在实践队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前往当地河道采集水样,在河道的不同区段采集到三瓶不同的河道水。装在塑料瓶中的河水,因大量悬浮物而显得浑浊不清,其中一份水样中甚至含有细小的虫卵。采集到河道水的孩子们立即动手检测。量取10ml的河道水,向其中滴加一滴试剂,10秒后就看到被检测的河道水显示为较深的黄色。“这说明河道水里面余氯含量很高!”孩子们活学活用,大声地喊出检测结果。再通过与标准比色卡的对照,孩子们采集的河道水余氯含量显示超过国家规定的0.5毫克/升的上限值标准。对于这个结果,不少孩子感到失落,“虽然河道水污染看起来就有点严重,但是没想到水质这么糟糕。”
完成河道水的检测,孩子们还对家中的淘米水、洗菜水等生活用水,以及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日常用水进行检测。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淘米水、矿泉水中矿物质检测结果显示为紫红色,表明其中含有矿物质,且pH显色均为弱碱性。自来水的检测显示余氯含量较高,而将水煮沸三分钟可除去余氯?为验证这一说法,孩子们向煮沸的自来水中再次滴加一滴余氯试剂,10秒后沸水仍是无色透明,证明说法正确。
据了解,河道污水很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用水的排放。通过水质检测,孩子们对当地河道及日常用水的水质有了科学的认识,注意生活用水的使用,减少污水废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