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战略合作
> 铁道部与美国GE签协议.美国发展高铁将学中国经验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2384 发布时间:2009-11-27 QC检测仪器网 |
铁路建设者在汉宜高速铁路宜昌段施工现场铺轨。当日,汉宜高速铁路开始铺轨。汉宜高速铁路东起汉口,西接宜昌,是我国“四纵四横”铁路主干网络中沪汉蓉高速客运专线的一部分,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该铁路将于2011年底全部竣工,届时坐火车不到2小时便可从武汉到达宜昌。 铁道部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1月17日下午签署《动车组及内燃机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指出,此合作代表了美中两国铁路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向,必将为美国高速铁路市场的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目前,中国铁路在高速动车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造技术和既有线提速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已经形成集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成套先进技术,充分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 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我国在动车组技术方面,成功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实现了国产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批量化生产。目前,正在研发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最高时速380公里的动车组,以及更为先进的大功率内燃机车。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在解决轨下基础工程工后沉降控制、大断面桥梁隧道设计施工、轨道系统产业化等难题上取得显著成果,在高速铁路的固定设施、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 作为全世界唯一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的京津城际运营一年多来,运行安全可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通至今,吸引了30多个国家200批次人员前来考察。今年5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坐在列车上说“不坐在京津城际的动车组上,就感觉不到中国铁路的高速度,就感受不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度。”英国交通大臣阿多尼斯勋爵今年8月考察后说“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中国比英国先进。对英国来说,中国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铁路共投入运用动车组222组,累计安全运行1.58亿公里,单列动车组最长运行已超过140万公里,表现出安全可靠、快速方便、平稳舒适、节能环保等优良的技术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 “高速铁路需要积累大量的运营经验,除了京津城际运营一年多来积累的经验,即将运营的武广专线将为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积累更多经验,这一优势是其他国家都不具备的。”铁道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觉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国内十多家机车车辆重点制造企业和几百家外围企业已经实现了机车车辆制造水平的跨越,形成了我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四方股份、长客股份、唐车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等主机厂和配套企业的整体实力跨上了崭新平台,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年产动车组200列的能力,国内几大机车车辆骨干企业都与国外基本达成动车组采购意向。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说,奥巴马总统执政之后,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和高速铁路的政策主张。这与中国高度重视发展铁路的政策是一致的。我们对高速铁路技术持开放的态度,愿与美方分享我们在高速铁路领域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奥巴马总统在上海演讲时也提到,美国可以在高速铁路方面向中国学习。中美两国签署的动车组及内燃机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必将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铁路合作迈上新台阶,谱写两国铁路发展新篇章。 美中两国在铁路方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50年前。当前形势下,铁路作为最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奥巴马致力于美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美国政府也全力支持美国的高铁项目。铁道部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此前,GE公司就表达过与中国合作修建美国高铁,GE总裁曾对刘志军说“没有你的支持,我们干不成。” 骆家辉表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于中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美方希望借鉴中方在高速铁路领域的先进技术。美国在高速铁路技术领域向中国学习,而中国也可以借鉴美国在铁路货运装备、内燃机方面的先进技术。 他相信,“美中两国铁路技术合作,不仅可以为双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有助于双方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更大成果。”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