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蕾)从刚刚结束的全国专业纤维检验工作会议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纤检队伍主动顺应改革要求,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各项改革日益深化。
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纤检机构积极配合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具体承担新疆监管棉花公证检验任务。在改革试点中,纤检机构研究确立了“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证检验”工作模式,明确工作内容,优化公检流程,强化过程监控,完善实验室布局,压缩公检时间,加强组织协调,落实配套措施,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公检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公检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改革试点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据介绍,改革试点以来纤检机构累计完成监管棉花在库公检800余万吨,纺织企业自用棉花公检20余万吨,公证检验公定重量作为核定新疆棉花产量的重要基础数据;公证检验品质等级与年度市场价格监测直接挂钩,成为中央财政核实新疆补贴总额的重要依据;公检数据与棉花产业各方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为维护国家补贴资金安全、促进棉花现代物流发展、防范信贷资金风险提供重要支撑。
毛绒质检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毛绒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准备,改革经费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四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改革试点工作极大支持。中纤局在工作中,加快推进毛绒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注重抓好顶层设计和内外协调,突出做好标准转化、立项以及设备研发、引进等工作。内蒙古、新疆等毛绒主产省区结合自身实际印发本地区实施意见,改革模式和方案初步形成。目前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阶段性工作成果初步显现。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成功推行至今已十余年,“十二五”期间,纤检系统全面实现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目标。据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辐射棉花产销区的公证检验网络,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先进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体系、高效运行的公证检验信息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数量充足的专业人员队伍。目前,纤检系统拥有仪器化检验实验室89家,配备棉花大容量快速检验仪器511台(含已停用36台),投入资金11.3亿元,实验室总面积达到8.2万平方米,其中恒温恒湿室总面积2.3万平方米,年检验能力达千万吨,覆盖全国近2000家的大包型棉花加工企业。以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为标志,全面仪器化检验取代传统的感官检验,实现了中国棉花检验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先进科学权威的仪器化检测体系逐步构建并不断完善,显著提升了我国棉花质量检验水平,增强了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完善和推动了我国棉花市场体系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