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检测, 仪器, 测量仪器, 检验仪器, 试验仪器, 力学测试,( 里氏硬度计), 设备诊断仪器, 无损检测, 检测技术, 检测标准
眼下红外线市场到底有多大,谁也无法预期,我坚信这个市场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我们看到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地发现热像仪的新应用领域,另一方面,热像仪的价格每一年都在不断降低,从价格上使这些新产品、新应用成为可能!全球的红外市场现今已经达到了50亿美金,在未来的三四年中,如果热成像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增长一倍,到2016年再翻一番,这是丝毫不令人惊讶的事。对于热成像厂商而言,更需要共同培育市场,让客户了解红外热成像仪的好处,通过全方位解决方案拓展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些客户对什么是“红外热像仪”感到困惑,认为这种产品类似于激光照明仪或者是“主动照明器”。事实上,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举例来说,主动照明器的探测距离局限在100米-200米,而红外热成像仪的探测距离可以探测从400米到20千米不等的距离。 现今市场上的大部分热成像仪采用普通的多晶硅探测器,这种技术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相比较而言,氧化钒探测器属于新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敏感度最高的探测器。这种材质的敏感度比常用的非制冷探测器高3倍,可以探测30mk的温度差异。在实际应用中,红外热成像产品主要发挥两大不可替代的作用:防范入侵者的威胁,以及自然资源防盗。 探测威胁(防范入侵者) 大多数人认为热成像技术并不比周界围栏或者雇佣保安成本更低、更有效,其实不然。周界安防可以采用可能比其它技术成本更低的“热像围栏”。 一般周界边防的“技术”包括传统的电子围栏,RAFID传感器电缆,传统的CCTV摄像机和红外主动照明器(也叫近红外相机)。这些产品组合的价格可能比热像仪的成本更高。比如说,一个包括传感器电缆、电子围栏、土建工程和保安人员薪水的的安防总成本可能要在$100,000美金。CCTV相机和红外照明器每年需要高成本的维修费,电灯费用和高成本的能源消耗。电子围栏需要土建和不断的维修;而热像仪却没有这些问题,不需要如此高的能源,人力资源消耗,维护成本很低。一套包括CCD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的设计精良的安防系统比只使用CCD摄像机的安防系统更早、更快地探测到各种威胁,并且可以在薄雾,烟和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工作。 防盗(保护自然资源) 每年由于自然资源被盗(包括石油,稀有金属,电子产品等等)而导致损失巨大,恐怖主义带来的威胁、非法移民、未授权进入或者是故意破坏文物的行为更是愈演愈烈,尤其是对历史性建筑的破坏和盗窃带来的损失是无价的,更需要安防监控系统在烟雾或全黑暗的条件下昼夜监控。 而热成像的独特好处使之可以为安防系统集成商和安装商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新“全方位解决方案”。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热成像仪与影像移动侦测软件,基于TCP/IP网络,为石油化工厂提供防范和入侵探测的“热像围栏”。现在,很多安防公司将热成像仪与各种软件配套使用,比如影像移动侦测、视频跟踪、硬盘录像机和视频分析软件,从而带来更高价值和更多好处,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加全方位的安防解决方案! 红外热成像产品在全球包括中国都有极大潜力。 FLIR公司从1965年开始销售热成像仪,在中国也已经经营10多年,亲眼见证了红外热成像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市场,每个月销售的“近红外”或“主动红外”摄像机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套,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安防市场。而当红外热成像仪的价格可以与主动照明摄像机的价格相媲美时,中国市场对红外热成像仪的需求也将显著增长。另据FLIR观察,中国客户对新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与其它地区的客户相比,中国客户能更快、更深入地掌握先进的安防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从现有应用情况来看,红外热成像仪的热门应用市场领域主要包括机场、海关、监狱、火车站的监控以及车辆辅助驾驶。例如,红外热像仪可在火车站和铁路隧道内探测到潜在入侵者,尽早发现入侵者和潜在的罪犯。而像大型的工厂、地缘广阔的公司、所有重要的历史遗迹以及大多数学校和住宅区等,都有对红外热成像仪的需求。 现在的一个热门应用是边境安防,比如防止非法入境,贩毒和其它危险的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严防边境线可以很好地保护国家的利益。这个产业随着各国政府不断的增加预算而持续增长。 另外,红外热像仪的独一无二价值在于可以及早发现携带病毒的人群,进而为政府或个人节省数百万的医疗费用。FLIR的热像仪正被应用在机场、入境口岸及海关,用来探测无法用肉眼识别的病毒,如H1N1流感病毒。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