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柱石,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天津新港船厂设计员、副科长、副厂长、厂长;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香港华联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中船集团副总经理,中船集团总工程师兼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当选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至今。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各个行业进入产能更新换代以及转型升级的阶段,中国船舶行业也不例外。2010年~2011年,中国造船总吨位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然而,从造船技术、生产效率以及基础设备等方面来看,中国与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十二五期间,我国船舶行业正向着“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目标努力迈进。为此,《QC检测仪器》杂志社记者采访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柱石,就当下船舶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历史变革:中国船舶业开始“苏醒”
李副会长大学时期主修船舶设计,毕业后便投身船舶建造,到今年已四十年有余。对于中国船舶行业发展中的变革,李副会长深有感触,他介绍说:“中国船舶业的发展,要追溯到1861年。那时,以左宗棠、李鸿章以及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江南制造总局、福建船政局相继建立,这也是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开端。”
李副会长继续说道:“受到战争以及文革的影响,中国的造船业一直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市场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那时我在造船厂上班,当时造船企业都是国营企业,企业都是按照计划生产船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压力。当时大连船厂、中华船厂以及广州船厂归中国第六机械制造部(简称六机部)管,而上海船厂、天津新港船厂以及山海关船厂归中国交通运输部(简称交通部)管。到了1982年,国内的船舶业进行了一次大的整合——交通部水运工业局与六机部合二为一,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计划经济体制让中国度过了资源匮乏时期,然而,要想发展,必须选择改革,于是有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改革。1982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经济。公司开始自己寻找市场,寻求发展机遇。这一变革,让中国船舶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9年,中国船舶业迎来了第二次变革。李副会长告诉记者:“垄断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为了避免军工企业的‘特殊身份’在行业中独霸一方,党和国家做出一个决定:将五大军工企业投入市场,这其中就包括船舶。船舶公司按照地域划分,分成南方公司和北方公司。中国船舶业暂时从‘一统天下’进入‘南北分立’时期。”
三分天下:船舶民营企业进入市场
市场开放后,一些人看到了船舶业中的巨大潜力,纷纷投资造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李副会长感慨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几年的时间里,民营企业已具备了与国营企业抗衡的实力,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民营企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船舶业的发展。李副会长说,如今,民营企业已占船舶市场份额的60%。国营企业不仅面临着地方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
二战后,日本大兴造船业,很快便超过了美国和欧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4年,韩国船舶制造占世界市场份额超过40%,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船舶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外知名企业纷纷以合资或是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建厂,国内船舶企业也开始在海外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此时,我国船舶出口量已达到市场总额的90%以上。2010年下半年,我国船舶企业接到订单、手持订单、完成订单的总量超过了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切成就,有大半的功劳在于民营企业。
转型升级:要“质量安全”还要“节能环保”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再加上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业的打击,船舶企业开始寻求转型发展的道路。然而,就在此时,国际上各种新规则、新规范相继出台,使整个船舶制造业陷入两难的境地:既要保证船舶的质量和安全,还要提高船舶的节能环保。
谈到这个问题,李副会长说:“目前,为了节约航运成本,船舶制造大型化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就拿集装箱船来看,从过去8000箱已经发展到如今的18000箱。可是,发展大型化的过程中,船舶的运行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问题。”
由于各国对于不同船舶的建造标准的制定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了船舶建造乱象丛生。为了保证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各项性能和指标达到要求,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美国船级社(ABS)、挪威船级社(DNV)以及中国船级社(CCS)等十几个国家的船级社组成了国际船级社联合会,制定了船舶共同规范。共同规范里将不同船级社对不同船舶的要求统一标准,这样既方便了管理,同时更好地保证了船舶的质量和安全。
2005年,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提出了散货船统一共同规范,将不同船型的不同标准进行了统一。这一规范对于船舶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这一规范的发布,给整个船舶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紧接着,今年1月份,MARPOL公约中关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正式生效。这一指数是为了应对近年来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而发布的。对此,李副会长说:“这一规定,对于中国的造船业是一个新的挑战。由于这一规定具有强制性,因此,在节能环保的技术开发方面,对于造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尤为薄弱。”
市场紧俏:船舶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影响波及深远,直到今年,国际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船舶经济本身的行业特点,滞后于世界经济一到两年,2008年世界经济最恶劣的时候,船舶业由于“体型大,反应慢”的特点,行业经济形势还算如意。到了2010年,船舶业进入发展的“低潮期”,这一直接表现就是船价抄底。
李副会长告诉记者:“我们国家造的船与日本、韩国相比,在建造相同规格的船时,往往比人家建造的船要重几百吨。可见,从国家的基础到船舶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来比,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过去经济好的时候,以量取胜为国内船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然而,处在经济低潮期时,这种‘量大而胜’的发展模式便行不通了。”
李副会长继续说道:“过去经济好的时候,当时船还没有造完,只要船舶证书齐全,不影响安全,船东就马上要求船厂交船。那时只要早出航一天,就可以多赚几百万,而现在情况恰恰相反。即使船的各项配套全部齐全了,船东也不接船。船在船厂停留的时间越长,船厂的损失就越大。因此,最后船厂一定会妥协,在原来的定价上降低几百万,让船东赶快将船接走。”
面临经济危机,国家和政府往往会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手段进行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此来达到市场经济趋缓的目的。对此,李副会长说: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才是最好的方法。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自动淘汰一部分企业,存留的企业一定是综合能力非常强的。能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企业,经过大浪淘沙,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李副会长忠告那些自身能力不足的船舶企业,他们最好的选择便是迅速抽离船舶行业,转投其它行业,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关注质量:保证船舶航运安全
北京时间6月17日下午1时左右,商船三井(MOL)“Mol Comfort”号集装箱船在也门外海200英里处发生事故,该船从中部断裂。6月27日,载有1700个集装箱和1500吨燃油的后半部分船体,在北纬14度26分、东经66度26分附近海域沉没。7月6日,船体前部突然不明原因起火,并在5天后沉没。
对于上述事件,李副会长说:“这件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我们协会也在通过各种途径,联合船舶设计院,做一个专题研究,目的就是分析大船断裂的原因是否和质量有关。因为,与现在的巨型集装箱船相比,此次出事的Mol Comfort号并不算大。如果这艘船在建造工艺上真有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我们国家近年来造的大型集装箱船是否也存在这种隐患?船舶的建造,追求高技术、节能减排、高效率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造船过程中,忽略了船体的质量控制,那么,船舶本身的安全性就会大打折扣。”
李副会长称,假设发生事故的船是中国建造的,事故的发生给中国整个造船业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谈到中国的造船现状,李副会长说:“船舶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一个普通的船厂,下面也至少拥有四五千员工。船舶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用工模式:如外包工、协力工等。船厂的正式员工越来越少,在造船的时候,临时从外面雇佣一批人,进行技术培训后便上岗工作;有时将建造这艘船的部分工程承包出去,按照实物量具体结算,造船的工人也不归船厂来管。人员混杂、员工缺乏技术、质量意识薄弱、管理难是这两种造船模式的现状,而这直接带来的影响便是船舶的质量不能保证。”
从李副会长的言谈中,无不体现了李副会长对于中国船舶质量的担忧以及未来发展的关切。他听说我们一直关注质量、关注检测,因此希望《QC检测仪器》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多关心国内造船的质量问题。此外,他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寄予了我们深切的厚望。最后,《QC检测仪器》希望中国船舶业早日从造船大国成为造船强国,同时,我们不会辜负李副会长对我们的厚望。《QC检测仪器》的信念从未改变:质量问题一日不解决,我们将一日致力于这个行业!
记者:北国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