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讲座
> 美国国家半导体:未来10年将专注节能技术开发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2236 发布时间:2009-7-27 QC检测仪器网 |
2009年6月2日,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宣布今年是该公司创建50周年。美国国家半导体的成长与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该公司成立之初,电脑主机有整幢楼那么大,电话线都装嵌在墙内,电视机内布满了晶体管,人类还从未步入过地球以外的太空。多年来,美国国家半导体的创新技术不仅改写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轨迹,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国家半导体的成立与集成电路的诞生都发生在1959年。1966年,美国国家半导体将公司总部迁往加州圣塔克拉拉 (Santa Clara),而这个地方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硅谷”。美国国家半导体拥有世界级的生产设备和物流管理技术,并且以产品稳定与技术创新著称。过去50年中,美国国家半导体开发出享有“业内首创”桂冠的诸多新产品与新技术。 模拟芯片诞生之初 模拟芯片制造业是由一群极富冒险精神的工程师携手开创的,其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有来自美国国家半导体的Bob Widlar 。1967年,美国国家半导体成功开发出首款高度集成的稳压器 (LM100芯片) 。其后该公司又成功出开发业界首款新一代的运算放大器(LM101),这款产品至今仍在被广泛使用。此外,美国国家半导体还成功开发出首款带隙电压参考电路(LM113芯片)以及首款低压降稳压器(LM2930芯片)。 芯片性能的提升与封装及工艺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国家半导体率先利用环氧树脂B作为模塑物料,可以阻止湿气渗透入芯片内。这是封装技术上的大跃进,并随后被其它厂商竞相仿效。此外,美国国家半导体还开发出多种适用于模拟芯片的专利工艺技术,例如VIP(垂直集成PNP)和ABCD(模拟双极CMOS/DMOS)。 经过多年的发展,模拟芯片制造业的全球销售额已增至375亿美元。多家领先的芯片厂商从模拟芯片的开发中获得可观的利润,并不断加大市场投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国家半导体的产品、封装技术、工艺、乃至技术人才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令许多公司从中受益。 太空军备竞赛时期 半导体业的初期发展是由冷战及太空军备竞赛所带动的。集成电路不但稳定可靠,而且非常轻巧,使火箭能够以较轻的载重冲出大气层并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美国政府太空总署(NASA)曾在32个发展项目之中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多款高度可靠的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金星探测器、火星漫游车(Mars Rover) 等项目。直到现在,火星漫游车仍在火星表面漫游,并将拍下的照片源源不断地传送回地球。 个人电脑年代 个人电脑的兴起带动半导体跨入新的发展时代。美国国家半导体是首家成功开发全32位微处理器的公司,也是率先开发混合信号接口及通信芯片的公司。业界第一款10Mbps以太网芯片便诞生于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并且该芯片开创了业界公认的以太网芯片标准。此外,美国国家半导体还率先开发出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技术。这种传输技术现已成为全球普遍采用的标准接口,为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液晶显示器、以及各种不同的多媒体应用提供接口传输。 移动电子产品的兴起 移动电话及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再次带动了半导体业的新发展。美国国家半导体率先开发出SOT23-5、microSMD及LLP® 等各种超小型封装。如今,这些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便携式电源管理芯片、音频芯片、放大器及接口电路。市场上第一款真彩便携式显示器便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开发的创新白光LED驱动器。此外,美国国家半导体还成功开发出高音质、低功耗的Boomer®音频放大器,以满足音响发烧友对音响的严格要求。美国国家半导体的移动像素链路(MPL)接口及显示器驱动技术,可支持全屏触控式显示器,特别适用于创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美国国家半导体的电源管理技术已经成功的延长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池寿命,并且该公司还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不断为便携式系统开发出全新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节能时代 目前非便携式电子设备同样要面对散热、空间有限及能源价格上升等问题。例如,数据处理中心部署着数以千计的服务器,而且每一台的耗电量都很大。为此,数据中心需要支付高额的电费并购置昂贵的散热设备。以前的电子系统往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性能提升,如今,业界则希望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2003年,美国国家半导体率先开发PowerWise® 自适应电压调节(AVS)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灵活调整电压,减少高达2/3的数字系统的功耗。此后,美国国家半导体仍将继续引领节能技术潮流,不断开发各种PowerWise® 产品及其子系统。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半导体开始关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