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中国制造和中国质量的汽车尺寸工程
——记第四届全国几何质量和尺寸工程技术高峰论坛
李明(上海大学)
2018年3月,春分时节的长春,来自汽车行业、家电和航空领域的几何质量和尺寸工程专家在乾振汽车会议部的组织会聚中国汽车的发源地,研讨中国制造中最基础又是最系统的几何尺寸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png)
尺寸工程,对于中国制造而言,甚至许多技术人员也并不了解。但对于汽车人而言,这是一个对汽车质量影响程度超过50%的系统性问题。它不仅覆盖到从产品构思、产品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制造控制、产品维保、优化改进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更涉及到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综合应用。甚至涵盖整个汽车几何质量技术的迭代和技术进化。
由全国尺寸工程联盟是由上海大学李明教授、泛亚技术中心胡敏博士、神龙汽车龙从林高级专家、深圳计量院于冀平副总工程师业内专家于在2015年倡导组建的全国性技术联盟,这是一个广泛又有深度的技术交流平台,旨在集全国之力,全力提升中国汽车的质量,并以此为标杆推动和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联盟已成功组织了4届“全国几何质量和尺寸工程技术高峰论坛”。
2015年在上海的第1届论坛主要探讨了尺寸工程的体系和关键技术,会议吸引了160余位汽车领域的全国专家和技术人员。
2016年在上海的第2届论坛在深度探讨体系技术和综合应用的同时,工程师们开始探讨和展望尺寸工程的未来,并无私地奉献了各自的思考和相关的规划。论坛参与者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汽车整车厂和相关供应商,同时也吸引了航空航天、计量检测的同行。
2017年,论坛开始走向全国,不仅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展——深圳机械展(SIMM)的核心技术论坛,更吸引了200多来自国内的技术专家。论坛不仅真实展示了中国汽车业在几何质量和尺寸工程方面的工程实践成果,更对德国、美国、日本的制造文化以及中国制造文化的构建进行了深度研讨和火花碰撞。
2018年,不仅有来自国内多个行业的250多位产品设计制造专家参会,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论坛对中国制造和未来智造的实践和探讨:·
以泛亚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MBD(基于模型的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它标志着尺寸工程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时代的到来,也表现出上游企业对供应链技术提升的引领作用,其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车企,不仅在设计中融入了软件的自动化操作,更开始探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而这些都是在前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流程标准化技术的基础上展开的,有效地提升了尺寸工程的实施效率
德国蔡司、积梦科技、冀迈工程等供应商,在提供专业的系统技术工具的同时,开始探索尺寸工程中的工业大数据、系统化管理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和实际工程应用,并带来了实际的工程应用实例
以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为代表自主品牌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不懈地在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尺寸工程模式,构建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新技术和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尺寸工程联盟的召集人,上海大学李明教授更是从未来制造与企业工程实践的角度,研讨了国际先进的设计控制理念、思路、方法和支撑的标准体系,提出了不忘质量、成本、效率和响应等初心,以标准化为抓手,以信息化为工具的尺寸工程发展思路和关键技术应用方法
·
· .png)
论坛上还深入讨论了感知误差(欧棣斯软件)、轿车车门闭合感受(EZ Metrology)等涉及技术和用户体验融合的综合性问题。一汽丰田的演讲更探讨了制造背后的文化。
本次论坛,不仅是中国乘用车行业的一次技术盛会,更吸引了来自卡车行业、家电行业(海尔集团)、中国商飞等企业的积极参与。一汽卡车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国卡车人在尺寸工程方面的工程实践,他们对标国际一流品牌,用短短的二年时间,构建了自己的技术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卡车在几何质量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
如同所有的技术论坛,新概念和新技术都会充斥全程,但在尺寸工程论坛,不仅有对接全球最新理念和技术的研讨,更多的是展示支撑这些新概念新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和技术探索,还有满屏的流程、表格、数据、模型和误差云图,以及由这些真实的素材组成的实际工程案例。干货是这个论坛的特点,也是这个论坛能持续吸引技术和管理人员、能持续扩展规模的真正原因。
今天的中国汽车制造技术,其新技术的融合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已明显地走在了中国制造的前列,并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排头兵。中国制造的转型,需要举国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全国尺寸工程联盟及尺寸工程高峰技术论坛为全国业内力量的积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将成为先进的尺寸工程技术在国内其他制造行业推广应用的一个推进平台。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