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姜云祥参军到了西昌,先后参与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通信卫星等七次发射任务的测量工作,荣立三等功一次,转业后回到滨州,在我市财税系统工作至退休。
>>>打山洞的工兵团特政兵
“我们是国防科工委征招的特政兵,我当时刚刚在沾化黄升四中毕业,对部队也是很向往,”姜云祥回忆到,“高高兴兴去了,可没想到的是一下车就被分配到了工兵团,盖房子、打山洞、修路是主要的工作,天天在大山里打山洞,我身材瘦小,好几次都累得哭。”
姜云祥坦言,自己心中是有些失落,特政兵怎能干这样的粗活,这样干下去,怎么可能会发射卫星呢?“没想到的是,后来也确实发射了卫星,而且还成长为技术骨干,这是没想到的,也是至今为止都很自豪的一件事儿。”
对于这个有文化的新兵,部队还是很重视的,在打了三个月的山洞后,姜云祥被抽到了工兵团一营营部担任通信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年,“通信兵是个技术岗位,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面对着繁杂的电话插口,姜云祥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当首长电话一接通,他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是哪位首长,并在第一时间里将首长需要的电话盲接到插口上,“容不得你思量,盲接电话插口是基本功。”
时至今日,听电话声音判断是谁的技能还在影响着姜云祥,“你来采访,我战友提前一天打电话告诉我,听到他的声音,我就第一时间喊出了他的名字,这是部队练成的技能。
>>>宜宾测量站的测量员
到天津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我们是最早的一批计算机学生,是为部队定向培养的,教材是参照国外设计的,老师也都是新培训的。”
这是一次全新的选择,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整个基地工作的核心之一,“卫星运行轨道是要靠计算机计算的,这些计算机都很庞大,运行速度也不是很快,却是我国当时最先进的计算设备,对卫星发射来说,是个重要的工具和选择。”
在天津大学,从计算机的维护维修到理论构造,姜云祥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并在1980年结束本科学业后回到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西昌测量站。
在西昌测量站工作后不久,姜云祥又被抽调到宜宾测量站,“工作的调动其实是随着计算机的迁站进行的,我当时负责的是咱们国家的国产717机,这个机型有八个机柜,相当于一个礼堂大小,而且是分体的元器件,有电子管、晶体管等各个设备组成,如今一个巴掌大的小计算器就比原来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快。”
尽管运行速度有限,可这些计算机为共和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取得了令世界羡慕的成绩,在宜宾测量站,姜云祥负责的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分——内存的设计、维修、管理和开发。“那个时候都是24小时值班,但大家没人感到累,人人都是干劲十足。”
“宜宾站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热’,简直是一个大火炉,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被热醒,我们就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屋顶浇水,水浇到屋顶上会腾起阵阵蒸汽,”姜云祥说,“因为计算机的缘故,机房内有空调,可外面执勤警戒的战士却要直面35℃以上的高温,尽管是很快就会换岗,但高温还是很考验人,直到今天,我还是被他们的艰辛所感动着。”
>>>参与第一颗通信卫星的轨道测量
姜云祥参与了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发射,负责导弹定速、落地点的测量以及卫星的运行轨道计算。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顺利发射,并以超出音速20倍的速度向预定海域疾飞,成功落入预定地点,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洲际导弹也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战略武器能力已经达到实用阶段,中国的导弹靶场试验能力和测控、通信能力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次重要的发射活动中,滨州籍航天兵从头至尾参与了全过程,姜云祥更是参与了导弹运行的测量工作,“我所在的宜宾站对导弹的发射状况、飞行轨迹、运行姿态等进行跟踪拍摄和记录,导弹成功后,我们控制室里一片欢腾,那个场景终生难忘。”
西昌发射中心是我国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1984年4月8日,我国继美苏之后将世界上第三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轨道转移、同步定点技术的国家。“发射时,我们时刻监测着卫星的运行轨道,确保它在既定轨道运行,一旦偏离要马上修正,保护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安全。”
采访最后,姜云祥感慨到,“感谢国家和人民培养,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普通一兵,先在大山里打山洞,后来成长为部队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每每想到这些,心中就充满了自豪,部队的经历将永远陪伴着我。”(鲁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