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是如此的单调,35年来,他始终行走在工地上。
他的人生又是如此的丰满,国内已完工7幢百层高楼,他主持承建了其中4幢的主体结构。
35年来,他带领团队破解了成百上千的技术难题,见证并直接参与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尤其是将中国超高层、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推向了世界一流水平。
他从一名测量员,成长为世界一流的钢结构专家、项目经理,书写了央企普通员工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精彩篇章。
他叫陆建新,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金牌项目经理、中国建筑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国企敬业好员工”。
图为钢结构专家陆建新
长期坚守,书写事业高度
陆建新1964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麒麟乡长南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9年进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学习,中专学历。1982年入职于中建三局一公司,后随企业改革调整转入中建三局钢结构、中建钢构公司。
参加工作以来,陆建新始终扎根在施工一线,从一名普通测量员,成长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成长为世界一流的钢结构专家。35年来,陆建新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建起了44座重要建筑,其中20座属于国内知名的城市地标:
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大厦——深圳国贸大厦;
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
时年中国第一幢摩天大楼、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
时年北京第一高楼——北京银泰中心;
时年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时年华南第一高楼——广州珠江新城西塔;
时年华南第一高楼——深圳京基100;
现华南第一高楼——深圳平安大厦
……
他参建摩天大楼的总高度达到3500余米,被业内称为“举世无人能及”。这些彪炳中国建筑史、扮靓中国城市的摩天大楼,不仅刷新着“中国高度”,更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建造成本和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年来,陆建新一直坚守在工地上,与技术打交道,与工人打交道,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带领项目团队开展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价值。恰恰因为这份认真与坚守,成就了今天的陆建新。
图为钢结构专家陆建新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参建我国第一座超高层建筑——深圳国贸大厦,作为测量员,他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此后的十余年,他都是干测量工作。岗位虽然平凡,陆建新却十分用心。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施工的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陆建新勤于学习,当年很快掌握计算机、CAD软件等新技术,甚至比年轻人学得还快。2000年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中,他就曾巧用计算机三维模型核对测量班的手工计算定位放样数据。
2004年,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担任钢结构项目总工程师期间,第一次面对这座建造难度极大的世界级摩天大楼,陆建新带领团队成功化解10项“第一次”难题。2007年,在广州西塔任钢结构项目执行经理时,面对巨型斜交网格结构,他发明了斜钢柱无缆风绳临时固定技术,和伙伴们创造了“两天一层”的世界高层建筑施工最快纪录。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中,他还带领团队创造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的施工技术新纪录。
新纪录的背后有许多施工过程中不为人知的前所未见的难题。面对动臂式塔吊的支承系统承担荷载以及维持稳定问题,陆建新带领整个团队模拟安装工况, 历时两个月模拟仿真计算并不断研讨修改,经多次验算和反复论证, 终于自主设计并成功研发了一套优良的塔吊支承系统。接着,施工又面临着拆卸周转太慢的难题,陆建新凭借几十年的施工经验,带领团队想出了支承架悬挂拆卸方法。这一个技术革新直接创造工期效益7680万元。获得成功后,他及时整理技术资料,向其它超高层项目推广。在建的高达597米的中国结构第一高楼——天津117大厦,就采用了此方法,收效甚好。2014年1月,该技术经业内7位知名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