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长期与汽车打交道,衣服上常常沾满汗水和油污,无论严寒酷暑,你总是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为车辆年检提供服务的机动车检验员。日前,记者来到隧道股份第一管线工程车辆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体验了一次机动车检验员的工作。
现场太阳+汽车热量=双重“烤”验
下午一点,午间高温的“余热”还没有散去,天气依然十分炎热,但是在第一管线车检公司外,前来检测的车辆依然排起了长龙。负责车辆外观检验的检测员张迎春告诉记者,一般车辆检测主要是分为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和车辆尾气检测,“安全检测的第一步就是外观检测,包括大小灯光、雨刮器、车辆唯一性等100多个检测项目。”说着检验员把引擎盖打开,记者不解地询问这是干什么?张迎春告诉记者需要拓钢印,“以前要用纸条拓下来,现在用手机拍照方便多了。”记者近距离观察了一下,虽然距发动机有一段距离,但是引擎中的热气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到,尤其在炙热的阳光下,车厢表面被晒得滚烫,刚熄火的发动机引擎盖表面温度达90℃,让周边环境变得更加热。“我们检查的时候还需要拍照上传到车管所,这也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一辆车的外观检测需要3至5分钟左右,而这一切工作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仅仅检查一辆车,检验员的后背衣服就全部湿透了。 据了解,作为一家专业为社会车辆提供定期机动车尾气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服务的公司,第一管线车检公司每天都要为百余辆车辆进行安检,除了人工外观检测外,还有传动系统、灯光、底盘等众多项目需要检测员使用设备仪器完成检侧。该公司领导介绍,“我们的检验员不仅要有上岗证,还需要具备汽车修理中级工以上、驾驶执照B照等资质,这些都是为了能够提供更为快捷完善的服务。”
职工“从没准时去食堂吃饭”
“如果说安全检测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的话,尾气检测的热主要就是汽车散发的。”在一旁的尾气检测车间,从业近20年的检测员杜裕岭告诉记者,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简易工况法,需要在车辆排气管内插入取样管,随后发动车子一段时间,以检测车辆尾气。
据杜裕岭介绍,目前车间里的日均机动车尾气检测数量为70至80台次,小型机动车每台次耗时约为5分钟上下,需一名检验员、一名操作员协同配合完成检测操作,“我们检测时是不能开车辆空调的,因为空调会增加10%的油耗,降低10%的功率,这都会影响最后的检测数据。”因此,每检测一辆车都仿佛是坐在“蒸笼”中一样,“小车还好,如果是大型车辆比如大客车、大货车等,遇上发动机是内置的,那一辆车检查下来基本全身都湿透了。”劳动报记者实地感受了一下,由于检测时需要在发动机处人工接入检测设备,发动机加上车辆发动所带来的热量不断向检验员袭来,仿佛置身于炭火旁一般,“大车的检测甚至要耗时更多。”记者注意到,虽然车间通风良好,又有多个大型排风扇持续吹风,但是车间里的环境温度依然达到了45℃以上,“一般车间里要比外面高个10度左右,车里的话就更热了。”
据了解,不论是安检还是尾气检测,这里的检验员的工作时间都是从上午8:30到下午16:30,有时候为了提前开启设备,检验员还会主动提前到岗预热设备做准备工作。“我们的检验工作就是窗口服务,如果不提前做准备的话,客户就要在外面等候,所以我们是没有办法实行做两头休中间的。”为了避免客户长时间等待,缩短车辆滞留时间,该公司对员工实行轮换制,基本做到人休息检验工作不停,“总不能让客户等我们吧,像我们环检车间的,不夸张地说,我们检验员都没有准时去过食堂吃饭。”杜裕岭的一番话,是为市民提供服务的车辆检验员的真实工作写照。
工会职工关爱武装到每一处
面对高温,坚守一线的员工牵动着该公司领导的心。据了解,为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将关爱落到实处,公司专门辟出一间空调房供高温高负荷作业人员临时调整休息之用,并随时观察员工身体状况,确保不发生中暑事件。而在车间里,公司工会特地安置了两台冰柜并放上盐汽水,让员工能随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同时,考虑到公司是面向社会开放的服务型窗口企业,在外检场地上,每天早上都放置新鲜现泡的大麦茶,供客户消暑饮用。
入伏后,第一管线工会及上煤车辆检测工会多次向员工发放防暑降温慰问品,7月高温红色预警频发时,隧道股份工会及第一管线公司党政工领导也来到该公司,慰问坚守在高温一线的员工,表达对他们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