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我国将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目标如下:
1. 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
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科学与技术,在遗迹遗物探测、文物信息提取、文物价值挖掘等方面,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文物形貌结构信息高保真提取、残留物提取与判别、考古现场鉴别与应急保护、古代生存背景与生业模式分析、古代材料加工技术与物料流通阐释等核心关键技术20项以上,研发关键装备10套以上,初步构建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技术与装备标准体系;建成基于多源信息的陆地与水下文物资源调查和考古全周期智能决策系统各1套;揭示泥河湾早期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历程,丰富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理论模式。
2. 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
构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和检测方法体系;形成室外石质文物、墓葬彩绘文物、泥塑、土遗址、木构建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遗产等保护综合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研究馆藏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专用工具、材料和装备;提出监测、评估、调控的综合指标和方法,全面提升馆藏文物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整体水平;研制适合博物馆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所需感知、监测、调控和防震等高精度装备;重点解决传统工艺领域的关键瓶颈问题。形成核心关键技术30项,关键装备15套,相关技术规范、方法和产品标准30项。
3. 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科技支撑能力
建立并完善智慧博物馆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探索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创新服务模式;突破特殊文物与大遗址全模态高精度采集、文物本体状态主动精准感知、文物虚拟/增强现实展示与交互、文物数字指纹隐蔽提取与鉴别等关键技术30项;研制适合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遗产价值传承利用所需的知识图谱、馆藏文物流转管理、丝绸之路O2O(Online to Offline)多语种互动传播、文物价值传播一体化普适云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品辅助设计等专有系统和装备10套。建成社会文物身份鉴别和征信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家和国际智慧博物馆标准规范的制定。
4. 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构建智慧图书馆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公共文化的综合传播技术体系;完善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传播技术;完善基层文化站的文化传播技术体系;推动特殊人群文化需求的关键装备发展;突破口传心授等非物质遗产的采集和物理留存技术;突破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智能互译技术;解决公共文化跨域传播的关键技术;研发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的辅助学习技术装备。形成核心技术30项,装备15套,技术标准30项。
5. 建设30个高水平研发基地
系统加强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物保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条件平台、公共文化服务研发基地等建设,在重点领域培育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化区域合理布局,大幅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重点领域持续创新能力。
6. 加快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
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重点培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复合型科技人才、学术带头人,以及技能型人才和科技管理人才,建设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学科交叉、梯队合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十三五”时期还将构建创新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研究方法体系,完善埋藏(地层)、古生物、古环境、资源开发、物料流通、人群迁徙等领域考古学研究方法。形成文化遗产空间观测、天地联合遥感遥测、复杂埋藏条件对地勘探、浑浊水域水下考古探测、精确测年、文物形貌结构信息提取、文物无损/微损检测、残留物提取与鉴定等技术;突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便携式仪器及工具包、文物无损/微损检测装备、非金属文物探测器、水下文物监控浮标、水下蓝绿激光探测器、水下3D成像声纳、湍急水流条件的水下考古调查机器人等专有装备;形成相关方法、技术与产品等系列标准。
专栏2 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方法与技术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一步研发测年、生物、环境、空间、材料、信息等考古技术,完善并创新考古学研究方法体系;系统揭示牛河梁、良渚、石峁、陶寺和二里头等一批遗址群的文化面貌和文明特征,探讨各自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区域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开展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研究,探讨中国境内不同地区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并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比较;建立中华文明探源遗址、遗物和检测分析的标本库和数据库,开发针对文明特质研究的数据分析模式,进行大数据分析,动态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进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原因,凝聚民族精神;创新展示方式,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利用,传承文化根脉。
2.泥河湾早期人类起源研究。依托泥河湾及相邻地区得天独厚的古人类遗存,针对直立人演化、现代人起源及适应生存模式等热点学术问题,研究其古人类科学资源的总体情况与规律,获取关键时段的新材料和新线索;创新理念和工作思路,开展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特点与序列、古人类伴生动物群演替及其反映的人类生存背景和生计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人类起源、演化及农业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
3.馆藏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关键技术研究。围绕金属、玻璃、简牍、陶瓷、玉器、纺织品、纸张等馆藏与重要出土文物,以及织绣、印染、大漆工艺、传统制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研发不同材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价值挖掘关键技术及专用装备,重点研发文物形貌结构信息提取、无损和微损检测、残留物提取与鉴别技术;研究反映各类文物年代、产地、原料、制作技术和生产设施的信息指标体系,以及与之适应的信息提取、存储、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古代器物的制作、使用和流通历程,不同地区材料加工技术的区域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区域间物料流通、跨文化区的技术交流互动;开展传统手工技艺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
4.水下考古关键技术研发。基于蓝绿激光、声呐成像、磁力探测等多种技术,研发适合于浑浊水域、浅埋藏、多礁石激水流等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技术;研发水下激光船体探测仪、水下埋藏文物探测仪、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研发基于多源信息的水下文物资源调查决策技术;研发基于图像传输、影像识别技术的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系统与设备;研发脆弱质文物水下加固提取、应急保护、稳定性处理等现场保护技术,出水木质船体、金属器、凝结物包裹文物的保护、保存的关键技术。
5.田野考古关键技术研发。针对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应急性保护的行业需求,在湖南、江西、陕西和甘肃等不同气候与地质环境地区,选择若干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建立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综合分析系统,研制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突破重点遗迹遗物(如泥化纺织品等有机质文物)的综合判别、提取技术和相关规范;研发和完善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应急保护、包装运输、微环境控制等成套装备;研发时序性田野考古发掘记录与回溯技术;研发田野考古全周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并完善和提升金属、陶瓷、纺织品、纸质文物、古籍善本、陶质彩绘等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检测方法体系;构建室外石质文物、墓葬彩绘文物、泥塑、土遗址、木构建筑、工业遗产、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技术体系;突破以清洗、加固、显微修复、缓释封护为主要手段的文物保护修复专用工具、材料和装备;完善馆藏文物和遗产地预防性保护监测、评估、调控的综合指标和方法,提出各类风险源安全阈值;提升环境监测传感器性能,研发水盐监测传感器、霉菌监测传感器、污染物及水质监测传感器、游客数量监测装备、地形地貌监测装备及新一代物联网监测技术和相关装备;建立博物馆防震抗震理论模型、技术和装备;形成相关技术规范、方法和产品标准。
同时辅以人才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培养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修复人才,建立一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研发团队。在古代壁画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纺织文物保护、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数字文化等方面建设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业化应用及发展。
以专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为依托,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与功能提升改造,组建联合实验室,形成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公众文化资源、文物收藏与交易等各类数据管理与共享平台;鼓励科技企业、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试制车间和应用示范基地,构建专用器材、设备、装置、材料的研发、试制与应用评价的系统平台。经过本轮建设,初步形成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支撑环境,为科研人员提供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附件:《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