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科学仪器行业长期落后,实验室里的很多仪器来自外国企业。而今,上海民营企业在科技部、市科委支持下取得突破——昨天举行的2016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光谱”)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高性能交直流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这种仪器在食品分析、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石油化工等行业有广泛应用。
仪器检测精度达到PPb级
上海光谱仪器公司总裁陈建钢自称“分析仪器行业的老兵”,曾在一家生产仪器仪表的国企工作。在与外国企业打交道过程中,他发现光谱分析仪器的国际市场很大,于是,1999年他走上创业之路。“国产科学仪器与发达国家产品的主要差距,是研发与制造的精密工作比较粗糙,造成仪器可靠性、稳定性不够。”陈建钢说,“在创办公司之初,我就着手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经过17年发展,陈建钢的目标实现了——研制出了国内首款高端原子吸收光谱仪。这款国产仪器上市后比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低10%左右。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了这款仪器。它的体积不大,由全反射光学系统、石墨炉、检测器等9个模块组成。自动进样器将检测样品送入石墨炉后,样品会被加热到1600℃—2800℃,随后产生原子跃迁,通过全反射光学系统被检测器吸收。同时,利用塞曼效应,仪器内的交流、直流磁场会对检测结果进行背景校正,使检测精度达到PPb级(10亿分之一)。
“挖”来三位德国技术专家
2006年,市科委立项支持上海光谱研发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市科委基地处负责人感慨地说:“上海光谱‘十年磨一剑’终获成功。”
据介绍,上海光谱聘请了两位德国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史华德曾是珀金埃尔默(PE)德国公司总经理,葛海德曾是德国光谱学会主席、PE德国公司原子光谱开发产品经理。PE是全球知名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制造企业。
在史华德引荐下,上海光谱请到了学者型专家葛海德参与产品研发。最近,他们又聘请了一位德国仪器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担任顾问。
采用“中国设计、外国制造”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就立项支持上海光谱与上理工庄松林院士团队合作,研发高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核心部件。“十二五”期间,上海光谱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拨经费6800万元,连同企业自筹资金超过1.2亿元,是有史以来国内科学仪器企业牵头的最大科技项目。这个重大专项旨在实现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程化。
如今,沪产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已获得南德意志集团等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拿到了印度、中东、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订单。据悉,今后,上海光谱将采用“中国设计、外国制造”模式,即设计出新产品后,在制造核心部件的同时,全球采购各个部件,以缩短研发周期。“我们曾‘十年磨一剑’,希望今后用3—5年时间,就能开发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