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政府对仪器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仅2011年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上的专项研发投入就达13亿元。2014年北京地区有一万多家企业享受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各类服务,服务合同额达20多亿元。在投入的刺激下,当年国内仪器营收增长了近百分之二十,利润增长近百分之十六。
到2015年,北京建立起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平台,形成了一个集研发、生产与应用为一体的创新机制,辅加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等多项服务。尽管仪器产业在蓄积力量,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仪器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产仪器,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近十年来,国产仪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总产值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与此伴随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仪器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进口仪器始终居高不上,仅2012年到2014年三年,逆差额就分别高达170亿、166亿和177亿美元。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呢?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检验检疫部门的领导,他就直言不讳地说,国内仪器价格便宜,但质量不行,精准度不高,宁肯多花些钱买国外的。
不能否认,国产仪器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它的发展模式与整个中国制造业同出一辙,大而不强,产品居于产业链的中下端。产品缺乏统一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高端产品上更是如此,与国外产品相比,不在一个层次上。
因此,国产仪器低端同质化的老路子已经走到尽头,不靠自己踏踏实实地研发和创新,指望国外企业向你开放技术,任你仿造,那完全是痴心妄想,也本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同样,更不要去抱怨国内政府部门或企业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故意刁难国内应标企业的一些做法,如果你能埋下头去,认认真真做好产品,“酒好不怕巷子深”,相信顾客自会打消顾虑,主动找上门来的。
另辟蹊径之面向智能、快检和热点
现代产业的发展与尖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相互交溶,仪器已经远离了历史上曾有过的旧框架与模式,与电脑等先进技术密切结合,向在线,虚拟和快速检测等方向迅速拓展着,与网络化,信息化,云数据,物联网等相互交融的趋势不可阻挡。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各类医疗检查等均需要使用仪器来进行检测,仪器已经不再是高堂之上的稀罕之物,开始走进老百姓的寻常生活之中,无论你在超市、集市、商场、地铁等处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常见的有食品安全检测仪、酶联免疫分析仪、煎炸油品质检测仪、重金属检测仪、土壤水分检测仪等各种检测仪器,有些如PM2.5检测仪、美容仪等已经进入了家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所有这一切对于国内仪器产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企业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努力开拓市场,让传统的仪器产业真正脱胎换骨,获得新生。
另辟蹊径之并购提升与政府扶助
我国资本市场的兴旺为转型期的仪器产业无疑带来诸多希冀,许多具备条件的仪器企业纷纷进入上市公司行列,通过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
同时经过几十年成长不断壮大起来的中国仪器企业,开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对外资企业进行了大举收购。据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为止的四年间,中国仪器企业收购的国外企业超过10家。中国企业进入了反守为攻的主动阶段。并购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中国仪器企业通过并购,掌握了更多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这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
例如2015年6月,博晖创新全资收购了质谱公司Advion,Advion,这家公司是几十年基于LC/MS专长的质谱和微流控系统的领导者,其所研发的小型质谱仪是专家预言的未来发展方向,这对博晖创新而言,无疑对未来发展铺就了一条坦途。
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启动了一系列振兴国产仪器产业的计划,助力国产检测仪器的发展,并搭建起对接和交流的平台。科技部和财政部已陆续投入几十亿元,启动了多批项目推动大型仪器的国产化、产业化和示范化。
北京市作为科技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政府也不甘落后,在其发布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中,提及要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创新资源,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坚持突出创新导向,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大科技创新储备,积极培育先导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市科委搭建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目前在开展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工作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企业营造了创新的环境,在社会管理层面推动了企业发展,促进了国产仪器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相信在这些可喜的变化当中,只要国内仪器企业应势而动,转变思路,积极开拓,仪器产业迎来全面提升和发展的日子为时不远了。(悦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