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内部结构以及测试固体内部颗粒大小和分布的物理分析仪器,在商业极其发达、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从2013年到2018年,全球粒度分析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4.9%,即201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9亿美元。
光在传播中,波前受到与波长尺度相当的隙孔或颗粒的限制,以受限波前处各元波为源的发射在空间干涉而产生衍射和散射,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与光波波长和隙孔或颗粒的尺度有关。
用激光做光源,光为波长一定的单色光后,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就只与粒径有关。对颗粒群的衍射,各颗粒级的多少决定着对应各特定角处获得的光能量的大小,各特定角光能量在总光能量中的比例,应反映着各颗粒级的分布丰度。按照这一思路可建立表征粒度级丰度与各特定角处获取的光能量的数学物理模型,进而研制仪器,测量光能,由特定角度测得的光能与总光能的比较推出颗粒群相应粒径级的丰度比例量。
采用湿法分散技术,机械搅拌使样品均匀散开,超声高频震荡使团聚的颗粒充分分散,电磁循环泵使大小颗粒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均匀分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宽分布样品测试的准确重复。
粒度分析在材料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工程、石油化工、国防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的粒度测量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和科研快速反应的需求。
现代新兴科技的发展使激光和微电子技术应用到粒度测量领域,完全克服了传统方法所带来的弊端,在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加快了样品的检测速度,提高了检测结果的质量。
近年来,有关粒度分布的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有很多,而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因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及准确度好等特点被人们普遍认同。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粒度分析仪的高额进口关税、分析仪器的高成本以及客户意识缺乏等因素限制了球粒度分析市场的增长。市场兼并重组整合,以及发展中国家着眼于提高行业标准,这些为该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高速增长的机会。
2013年,北美占据全球粒度分析市场的最大份额(32.8%),其次是欧洲(32.3%)。然而,亚太市场从2013年到2018年预计将以6.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容。医药研发和制造活动从发达国家向亚洲国家的逐步迁移,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行业标准,这些因素将刺激亚太地区粒度分析市场的增长。
目前,活跃在粒度分析市场的重要仪器厂商包括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英国)、堀场制作所(日本)、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美国)、麦奇克公司(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美国)、IZON有限公司(新西兰)、CILAS(法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德国)以及安捷伦科技公司(美国)。
我国粒度仪起步较欧美国家较晚,但发展颇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改革开放初期,粒度测试研究工作缓慢起步,80年代中期,引进国外技术,开始自主研制激光粒度仪。经过短短几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实现了粒度仪行业的“从无到有”,更是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粒度仪器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国产产品的技术进步飞速,部分国产产品的主要性能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目前,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几乎所有类型的粒度测试仪器,与进口粒度仪相比,国产粒度仪在价格和服务上优势明显。但是,在技术性能、质量管理、检测手段、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抛开最直观的技术方面的差距不提,我国的生产方式也有不足。国外仪器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国外仪器生产商普遍对部件和组件实行外包生产,对部件和组件供应商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整机的生产过程仅是对部件或组件级进行装配,并实行严格的检验测试制度,从而保证了整机质量。国内粒度仪器生产商普遍在器件级进行装配、调试和检测,加上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手段不完善,仪器的故障率较高,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较短。
我国粒度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目前国内四大品牌:珠海欧美克、丹东百特、成都精新和济南微纳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占据了80%份额,这就是市场对国产粒度仪器最大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粒度仪发展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国产粒度仪背靠中国这个最具活力的需求市场,企业可把握市场发展脉搏,且市场相对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后盾。
2、我国有着强大的研发队伍和创新意识强烈的生产企业,可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技术等方面的不足。
3、目前,进口粒度测试仪器在中国建立了众多的营销和服务机构,这为我国与国际先进粒度仪生产厂商之间的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在国际粒度仪发展的竞技场上,不能期待对手会停下脚步,只有自己加速向前,才能占得先机。我们相信,今后中国粒度测试产业将会在技术、性能、质量、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粒度仪器市场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而国产激光粒度仪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