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避免资金浪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大科研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先行。近年来,我省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日前,记者来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和长春质谱中心,了解这里大型仪器的应用共享情况。中心主任刘志强介绍,近年来,中心50多台大型仪器利用率都比较高,部分机器采取“人休机器不停”的运作方式。这些仪器除了满足所内的实验需求外,还承担了面向社会共享职责,多次为敖东、修正等药企,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科研单位,一汽集团等大型企业提供服务。2013年、2014年共享率分别达到16.21%、21.61%,今年截至目前为20.1%,共享率逐年增加。
虽然像长春光谱中心、质谱中心这些国家级大型技术平台的仪器在积极共享、充分利用,但是,目前,我省尚存在重复建设、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现象,存在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也存在部门化、单位化、课题化、个人化的问题,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
“改革的难点在于统筹,体制机制的保障尤为重要。”王宏说。因此,我省强化了组织领导,建立了以省科技厅为牵头部门,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信息化厅、中科院长春分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为主要成员单位的联合评议会议机制,探索促进共享科技资源、共同发展的模式。
联合评议会议将加强统筹协调,50万元以上的设备,按不同专业领域或仪器功能,打破单位界限管理;50万元以下的设备,管理单位自愿申报、行政主管部门择优纳入平台管理;通用科研仪器设备,集中集约管理;对于拟新建设施和新购置仪器,强化查重评议工作,并将开放方案纳入建设或购置计划。
今年9月,省科技厅印发了《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若干意见>实施推进方案》,落实了任务分工。2015年,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网络管理平台;2016年,将省内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数据信息纳入网站数据库;2017年,由联合评议会议进行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通过开放共享,使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的问题逐渐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