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沿海到内陆,于洋调任山西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已有半年时间。他从分支局干起,工作经历丰富,在辽宁抚顺、青海格尔木局担任过副局长、局长,在辽宁局担任过人事处处长、副局长,到浙江局交流任副局长。今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在宣布任免大会上,希望他大胆探索,借鉴和复制沿海局成功经验,按照总局要求推进检验检疫监管体制改革、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等改革,加强法治质检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9月17日至20日,由曲实强、陈伟、张建龙、延大海四人组成的本报“三晋国检行”联合采访组,对山西局借鉴复制沿海地区辽宁、浙江检验检疫局经验并开拓创新的做法进行了专题采访。
山西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于洋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陈 伟 摄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3月,于洋调任山西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后,立即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针对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沉淀、研究、分析后,给质检总局和山西省政府提交了洋洋上万言的调研报告,确立了总体工作思路。联合采访组在晋期间,先后与山西局法制处、通关处、信息化处负责人以及于洋本人进行了座谈,从多个层面感受到他作风实、思路活、能力强,善于将沿海发达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科学复制到地处内陆的山西,落地生根,浇灌发芽,茁壮成长。我们推出此篇报道,希望对其他局能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削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
于洋高度重视国务院部署的“两个清单”工作,多次强调要及早动手,加快推进,要求全局上下认真抓好落实。
首先,派出调研组到质检总局试点单位浙江检验检疫局专题考察。然后,确定了“以试点为基础,结合实际,精准精细,深入推进”的总体思路,于5月全面启动了山西局“两个清单”工作,于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逐字修改《山西局推行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实施方案》,多次强调要把推行“两个清单”制度工作作为一次自我革命的过程,不能把手中的权力看作“自留地”,该减的要减,该放的要放,不能恋恋不舍、有所保留,要作为一次自我检查的过程,作为一次普法学习的过程,通过梳理,明确职权,心中有数。
经过“两上两下”反复修改,基本形成了山西局特色的“两个清单”,在推进法治质检建设过程中正逐步形成“六权治本”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一是依法确定权力,落实“两个清单”。明确了山西局50项行政职权,其中行政许可8项、行政处罚1项、行政强制8项、行政检查6项、行政确认15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行政权力11项,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科学配置权力,调整机构职责。按照权力制衡原则,做到执行、审核分离,报检、检验、出证放行等主要岗位分离,行政许可工作中“受理、审查、决定”三分离。三是制度约束权力,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排查风险点、关节点、薄弱点,对重点事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进行监督,设置高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三个风险等级,完善监督措施。四是阳光行使权力,做到公开公示。公开各项执法行为的程序、流程、时限、办理部门、监督电话等,涉及执法改革的新制度、新要求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开。五是合力监督权力,征求意见建议。制定《业务督察管理办法》,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六是严惩滥用权力,严格责任追究。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行政执法追责事项,强化对执法责任的追究。在此基础上,山西局正积极构建“三个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一张网(行政审批网)”。
换脑筋:建言献策省政府
目前,我国已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世界排名第三的跨境网购目的地。山西地处中部内陆地区,物流成本较高,以传统能源产业为主,加工贸易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据了解,我国目前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山西省有40多家,公共服务平台亟待搭建。于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杭州跨境电商成功经验,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以山西省委省政府“六大发展”部署为契机,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山西跨境电商发展开辟了一条“空中丝绸之路”。
结合山西省外贸实际情况,借鉴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的典型经验,于洋大胆进言省政府:抓住契机,大力培育产业。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尽快获批,以太原市为主体,武宿综合保税区为实施区域,加快申请工作的进度,尽快获批试点城市资格,建设跨境电商仓储物流中心,为经营主体提供入区及退税、仓储、配送、分拣、加工和邮递等服务;培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利用目前已投入运营的5个电商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电商企业招商引资工作。
建议省政府牵头组织建立有效的跨境电子商务领导、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各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力度。释放政策红利,协调检验检疫、国税、金融、工商、海关等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扶持和综合监管政策。加快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实现跨境电子商务数据与各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借鉴杭州跨境电商经验,推动山西省“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站式”服务。
在支持“快进快出”的同时,山西局始终严守国门,保障安全。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监控体系,以“事前备案、事中监测、事后追溯”为主线的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负面清单,明确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入境的产品,对其他物品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入境均给予政策支持;力促武宿综合保税区检验检疫分支机构尽快挂牌,提供公共检测服务。
夯基础:信息保障新跨越
由于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的自身性质,信息化建设是其重要的技术手段和基础保障。于洋在调任山西局后的第一次局长办公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信息化工作,针对门户网站建设、办公自动化管理、规范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工作如此轻车熟路,大家开始纳闷,后来才知道,他先后在辽宁和浙江任职期间,分管和主抓过信息化工作。
正是利用积累的工作经验,于洋对山西局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调整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网站建设工作组,组织实施系统改造,打造安全快捷高效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大力推进视频会议高清化。规范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学习引进浙江、辽宁等检验检疫局的先进经验,明确了山西局信息化发展“三步走”的努力目标:第一步夯实基础保运转,第二步提升能力促发展,第三步运用大数据、实现大集中,建设智慧山西国检,推动信息化建设实现三个新跨越。
——制度建设新跨越。针对山西局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进行调整,从顶层设计上理顺了职责关系,审议出台《山西局信息化设备管理办法》《山西局信息化软件开发管理办法》《山西局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形成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保障。
——内外协调新跨越。对内成立了信息化领导组,局内各单位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明显提高,部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外与浙江、辽宁、北京检验检疫局等信息化强局建立了良好信息互通机制,邀请兄弟局专家来山西局把脉问诊,实现了“厅-处-科”三级对接,使沿海先进局的理念和做法能够更好移植到山西局。
——保障能力新跨越。在于洋领导下,山西局人、财、物均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倾斜,财务部门在制定三年滚动预算时,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加大信息化专业领域人才的招录和引进,新录用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公务员。耗资近60万元实施机房自动灭火、智能门禁和电路改造,部署了WEB应用防火墙、防入侵监测设备、虚拟化应用管理软件等。积极争取山西省政府给予大通关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经费支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通过半年的实践,于洋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三晋大地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山西检验检疫系统唱响了“家和万事兴”主旋律,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进入角色,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有所作为。于洋牢记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与其谈话时提出的“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搞好业务、处好关系、管好自己”的要求,以忠诚、干净、担当和“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不辜负山西省委省政府和全局干部职工的重托和期望,引领山西检验检疫事业更上一层楼。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