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收缩调整
据悉本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跌至47.1,为7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也低于7月份的终值47.8。该读数低于50,表明中国制造业处于收缩之中,已经连续六个月恶化,从原本的三年低点又进一步滑落。
数据表明,我们的“世界工厂”发展势头仍然疲软。7月份的数据已显示出口同比下滑逾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放缓至同比增长6%,是自今年4月以来的最弱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6月份的10.6%下滑至10.5%。
再来历数一下我国制造业500强的情况,利润率排名前两位是建筑和农业机械业,占收入26.4%,接着是纺织业,25.17%,而制造业的这三个利润大户,在中国企业500强中的营收利润率却仅占约3%,其弱势一览便知。2009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持续减少。制造业总体盈利能力未有大的改观,且亏损企业数量及亏损额均有增加。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去年共实现净利润57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增幅较上年下降了5.57个百分点。在这些制造业企业中,六成企业年利润额仅在10亿元以内,只有8家企业利润额超过100亿元。另有46家企业亏损,比上年多15家。
以中国规模以上通用仪器仪表制造行业为例,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销售、负债和利润的五年对比中,可以见到销售收入的增长并未带动利润的大幅增长,而整个行业的负债水平却在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204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454亿元。
制造业500强企业尚且如此,那些外围的中小企业状况如何,大家可以想象,无需细说,“倒闭潮”决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制造业显著特点:大而不强
那些“大”的数字,这里暂且不提了,满天飞舞,大家都知道。“不强”之处大家也心知肚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存在大量仿制、抄袭等问题。在各国开始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创新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制造不利因素之一:研发投入低
国际权威报告统计,当企业的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时,制造企业方可维持生存,5%以上时企业才有市场竞争力,而我国制造业仅为0.85%。与国际比较看,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即企业研发投入总量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为1.1%,而美国的这个数值是4%、日本3.4%。其中,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占制造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26.3%, 同样低于美国73.3%、日本41.2%、德国34.3%、英国62.8%、韩国58.7%的水平。
那么中国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偏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一是收入利润微薄,导致企业没有研发投入的空间。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制造,在大规模投资基础上快速形成了庞大生产能力。但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也导致制造业利润偏低,从而陷入了利润越低,越不敢投入研发的恶性循环。
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也导致企业不愿或不敢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从基础研发到中试(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的投入非常之大。可是,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尚缺乏震慑力。”中国纺织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讲述,协会曾几次召开破解共性技术难题的研讨会,企业都表示积极支持,可是最终没有哪个企业派出核心技术人员参会。“都想无偿学艺,又都怕被人挖墙脚,这就是制造业创新中面临的尴尬。当抄袭、仿冒等违法行为不用付出巨额代价时,企业就会缺乏创新的勇气。”
中国制造业不利因素之二:外部环境变化
长期以来,产业链齐全、成本较低是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突出的比较优势。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近几年,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发布《工业4.0》……发达国家相继展开“制造业回流计划”,像苹果电脑已在美国本土设厂生产,日本松下也把立式洗衣机和微波炉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日本国内。另一方面, 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例如耐克、优衣库、三星等企业就已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
我国目前在用工成本与生产成本上均有大幅上升。比如在生产成本上,王树田介绍说:“现在美国电费只要5美分,有些州为了招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甚至出台免电费政策,而我们的工业电费却要7毛钱,高出一倍多,制造成本的上升让传统制造业承受较大压力。”“我国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赖以保持的多种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已经使粗放式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李建明说。
还有就是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造成出口能力的减弱。国家产业标准不统一,不规范,严重滞后等问题都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国家在科研、金融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明显不足等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
解决之道: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
为扭转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今年5月,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三步走”来实现中国的制造业强国目标。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此轮制造业振兴机遇,从利用人口红利转向利用人才红利,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迈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研发强度和创新能力。
传统制造业奔向新彼岸,在研发和创新上就得舍得花“真金白银”。但目前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85%。因此大量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充斥市场,产能严重过剩,没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决定制造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研发费用投入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导致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李建明介绍,根据中企联多年的企业跟踪调查,自2009年以来,多数“中国制造”中新产品销售比重连续下降。其中,2012年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比重下降幅度较大,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3.65%、6.33%、3.72%。
当今制造业流行一句话,“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在结构调整的胶着期,要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必须首先转变企业家的观念,坚定企业家的创新信心。
传统产业是两轮驱动,在当今市场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肯定走不动。要增加资本和创新两个新动力,变成四轮驱动,这样传统制造业才能平稳转型升级。中国500强企业,人民电器董事长郑元豹认为,研发投入未必是从基础研究做起,企业也可尝试在全球范围内收购传统制造业可承接的前沿技术,以及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既增强技术实力,又降低研发风险。郑元豹刚从美国收购了一批新技术,对制造业的未来并不悲观。“我们收购的十年用不了一度电的家庭照明技术、可以变身空气净化器的油烟机技术,都是‘接地气’的新兴产业。解决百姓生活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填补市场空白,大有可为。这种创新投入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更是真金白银。”
国内制造业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创新的领头人。由于大企业资源相对较多,技术积累更雄厚,在产业链中更有资本扮演“整合者”。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市场嗅觉更敏锐,往往是传统商业模式和产品技术的“颠覆者”。结合二者优势,大企业应瞄准路子,大步前行,开放平台,资源共享,支持和培育中小企业创新,可以使产业创新指头变拳头,形成强大的聚合力。今年7月,德勤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报告就指出,中国大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可以通过转型做孵化器来筛选项目,重点发挥大企业的集成创新和资源整合优势,让技术创新成为大企业夺取全球产业制高点的核心动力。
同时国家应当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让企业不断提高研发强度,多给企业增动力,减包袱。根据《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统筹研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同时,企业家和业界专家们指出,国家应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体制,在企业自身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性、共性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力度,包括在金融、风险投资和市场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真正推动技术创新的大发展。(高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