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质监局依照有关规定对近年来产品质量监管中发现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农资、建材及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等9类高风险产品,委托省级质检机构开展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专项检测工作。通过对省内356家企业的480批次产品的风险监测项目进行的专项检测,结果表明,符合监测项目指标的有362批次产品,总体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为75.4%,工业产品质量基本安全。
据了解,2013年风险监测,主要涉及水泥、水泥混合材、水泥助磨剂、化肥、车用汽、柴油、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中空玻璃、配装眼镜、板式热交换器9类工业产品。监测的企业全部为省内生产企业。根据356家企业的480批次产品专项检测,符合监测项目指标的有362批次产品,总体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为75.4%。其中,符合率达到100%的有2类产品,符合率达到90%的有3类产品,符合率达到80%的有2类产品,有2类产品符合率未达到50%。
具体监测中,针对农用化肥,质监部门监测了兰州、定西等13个市(州)的49家生产企业的66批次产品,项目指标符合率为95.5%。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的农用化肥产品基本是安全的,生产企业在肥料生产、工艺、原料等方面控制较好,但也存在着一部分产品铅和汞超标等质量安全风险。
水泥生产,质量部门监测了全省52家生产企业的52批次产品,主要对水泥强度、氧化镁、氯离子和放射性等4项指标进行了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为98.1%。水泥助磨剂,监测了18家水泥生产企业所使用的18批次水泥助磨剂,主要对助磨效果、沸煮安定性、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氯离子等4项指标进行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88.9%。从监测结果来看,我省水泥产品质量总体较好,一些规模较大的水泥企业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能够按照标准要求严格组织生产,并对原材料的堆放和使用进行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原材料控制不严,在初次使用原燃材料或原燃材料更换产地时,没有及时对放射性指标进行检测,导致有1批次内照射指数指标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水泥混合材质量不容乐观。监督结果表示,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火山灰质材料和石灰石等在内的水泥混合材,总体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为49.4%。对51家企业的81批次水泥混合材的监测,主要对43批次粉煤灰开展了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强度活性指数和放射性等4项指标的监测,仅有5批次产品达到标准技术要求,项目指标符合率仅为14.0%;有4批次粉煤灰样品放射性、2批次三氧化硫和2批次游离氧化钙指标超标,不能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对11批次火山灰性混合材的火山灰性、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和放射性3项指标的监测,指标符合率为63.6%,有4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中水泥活性混合材使用要求,仅可作为水泥非活性混合材使用。对18批次粒化高炉矿渣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活性指数、氯离子和放射性等3项指标以及6批次石灰石的氧化钙和三氧化二铝含量等2项指标的监测,总体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为49.4%。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及管件,监测了14家生产企业的29批次产品,项目指标符合率为93.1%,有2批次产品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管材及管件中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易溶出,会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汽车柴油、汽油,监测了省内3家炼油厂及兰州、白银、定西、武威、临夏等5市(州)的5个油库和5个加油站共13家企业的29批次产品,主要对汽、柴油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抗爆指数、未洗胶质、溶剂洗胶质、硫含量、苯含量和氧含量等7个高风险项目进行了监测,项目指标符合率为100%。
中空玻璃,监测了68家生产企业的100批次产品,主要对厚度允许偏差、露点2项关键指标进行了监测,33家企业的55批次产品符合监测指标,项目指标符合率为50%。监测结果表明,大(中)型专业中空玻璃生产企业符合率较高,建筑门窗企业中的中空玻璃生产企业符合率较低,小型中空玻璃加工作坊的产品符合率为零。定配眼镜,监测了省内13个市(州)100家企业的100批次定配眼镜,主要对柱镜轴位偏差、光学中心水平允差两个项目进行了监测,81家企业的81批次产品符合监测项目指标要求,项目指标符合率为81%。有16批次产品柱镜轴位偏差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占总数的84.2%;有5批次光学中心水平允差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板式热交换器,监测了全省板式换热器2家企业的5批次产品,项目指标符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