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让仪器作用实现利用最大化 需要不断探索运用机制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510 发布时间:2013-10-23 QC检测仪器网 |
高端高效的实验设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记者从10月14日召开的浙江大学 “985工程”(2010-2013年)项目建设阶段检查汇报会获悉,学校近年来重点建设一批实验仪器的公共服务平台,尝试建立实验设备使用的“集中、共享、开放”机制,让“国家投入”不再“锁”在教授的实验室,让“物”的投入最终在“人”上显出更广更大的效应与价值。
浙大发展规划处处长刘继荣介绍,在“985”和“211”工程的持续支持下,学校的科研支撑条件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要解决“买”的问题,更要解决实验设备“活”的问题。“一方面,单个课题组或学科的科研经费在高端仪器设备上的购买力相对较弱,容易形成低档设备重复购置,而急需要高档设备无力购买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术组织和物理空间的分散,也对实验设备的共享利用构成制约。”刘继荣说,如何更大发挥仪器的用武之地,需要进行机制上的不断探索。
大手笔投入、集中经费购买高精尖仪器,建设高水平实验平台,是尝试之一。2012年5月15日 ,中国第一台带有球差矫正的具有原子级别成分分析水平的透射电镜——Chem-STEM在玉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学校的“高端显微镜设备与功能材料研究技术创新平台”的六员“大将”之一。该平台是浙大“985工程”三期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中央专项经费总投资4500万元,主要支持原子级分辨电子显微学技术为基础的高端显微分析测试与功能材料创新研究。平台建成以来,为学校物质科学的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电子显微学仪器研制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提供了材料显微结构的测试分析服务,正在逐步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端电子显微技术与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为大需求的实验设备建立开放机制,是尝试之二。医学院在段树民院士等教授的倡导下,教授们不仅“贡献”出了由“985”、“211”经费购置的18台大型仪器,在“实验场地”和“网上管理”上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借助网络管理,实现了仪器共享。因为从无到有,医学部场地很紧张,来茂德教授把他名下的两间房腾出来作为平台场地,解了燃眉之急。共享平台现在已经有了大型仪器36台套,总值超过3000万元,分为生化、成像、转基因等三个分平台。共享平台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网络预约系统,让老师和学生不分时间,不分本系外系,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时上网预约。平台自2010年12月成立以来,实现了“全天候”开放,新购买的仪器绝大部分满负荷运行。在浙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网页的“热点仪器”排行榜上,医学院有3台仪器一直位居前三,有5台仪器进入排名前十。
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尝试之三。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稳定性差、素质偏低,一直是制约学校实验支撑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浙大理学院的测试与管理平台在人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尝试,结合学校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改革,采用激励机制,让部分老师从科研与教学岗转而专门从事仪器管理与学生培训。通过建设,目前有数百学生获得了实验上岗证,仪器24小时全天开放,科研效率大幅提高,深受师生好评。据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近年来一直在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同时,加强了培训和考核,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逐步得到提升。对于公共平台的建设,学校在人员编制方面也作了特别安排,以保障平台的专职技术员队伍建设。
“这些实验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仅对所在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正向效应,更提升了对校内外乃至全国相关学科的辐射力。”刘继荣说。“985工程”支持下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建设摘箬山岛海洋环境观测平台,将为提升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水平、促进对近海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之相互作用的认识、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与治理的研究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公共平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下一步学校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采访中,相关部门和各学科的教授们均认为,下一步,实验设备的共享仍然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包括实验设备的支撑人员如何组建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物理空间的分散问题如何解决,怎样实现共享实验平台的空间设置提前布局?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实践探索。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