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分享按钮
QC检测仪器网|www.qctester.com
首页: 产品中心: 资讯频道: 展会频道: 市场研究: 供求信息: 新品介绍: 企业名录: 技术文章: 检测机构
专家解答: 学会协会: 行业资料: 电子样本: 期刊书库: 资料下载: English: QC视频: QC杂志: QC访谈: 邮寄现场
注册会员 会员中心
登陆企业
仪器搜索
热门关键字: 量仪量具  无损检测  物理测试  力学测试  材料试验  光学仪器  设备诊断监测  表面处理检测  环境检测  化学分析  实验室仪器  仪表类  超声波探伤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装备制造业:黄金十年成就强国梦

装备制造业:黄金十年成就强国梦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1805 发布时间:2013-5-23 QC检测仪器网

       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旋律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它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更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过去的十年,被誉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黄金十年”,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腾飞,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装备制造业“黄金十年”


    “过去的十年,可以说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经过这一发展周期,我国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更趋健全,在许多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国际竞争能力。”赵小鸽表示,过去的十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对企业或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较好的推动与影响。

  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就在2012年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经历四个多月的调试,哈大高铁开始了长达921公里的全线试运行。这条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在高寒地区建设的、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预计从沈阳到大连仅需要80分钟就能跑完。而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到辽宁省大连市,全程921公里只需3.5小时。一条铁路已将整个东北带入了高速时代。

  事实上,高铁的快速发展正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从2004年开始第一次尝试技术引进,到2008年8月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中国高铁用4年的时间走完了国际高铁强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而这背后的支撑者,正是以高铁为产业依托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

  2007年12月,中国南车在北京创立,仅仅数年的发展,中国南车已经拥有“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产品技术”。

  三年后,中国南车与美国GE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美国建立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竞标美国的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项目。这一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南车的产品已经跻身发达国家市场。

  而2008年设立中国北车表现出的强劲势头丝毫不亚于南车。在首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立项中,中国北车承担了轨道交通运输装备所有自主研发项目。而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在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同时,亿万国人瞩目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大飞机项目就是代表之一。

  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国大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建造中国自己的大飞机,这个曾经尘封多年的梦想,再次起航。

  2010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国产大飞机C919样机首次亮相。

  除了在上述轨道交通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领域取得飞速发展外,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在电力设备、海工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近十年,也是我国入世的十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从忐忑不安的迎接‘狼的到来’,变成了泰然自若的‘与狼共舞’。”前瞻产业研究院装备制造业分析师章诵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可以说是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相关规划的出台可以清晰看出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大力支持。

        国家战略助推“工业之母”
 

        倏忽而过的高铁,遨游苍穹的“天宫”,直上云霄的“神九”,深海探秘的“蛟龙”。如今,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

  然而,翻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史,有过辉煌也有过沉寂。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始于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在此期间,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得以建立。

  随后受国际局势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在被国外封锁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虽然形成了较为完整独立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然而一直在沉寂中徘徊。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们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与技术,并对其消化吸收,但作为“工业脊梁”的装备制造业一直处于半停滞发展状态。

  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无论从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企业规模、竞争实力等方面,都与美、日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重外延、轻内涵、投资分散、重复布局等情况十分严重,且多数企业按“大而全”和“小而全”建设,致使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即使所谓“特大型”和“大型”企业的规模也不大。 ”这份由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3月编制的《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指出,由于自主开发能力低,企业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薄弱,致使高新技术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借助引进外国的技术。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这份报告当年统计称,“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另一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关政策不完善,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大量技术装备依靠进口的局面。”

  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强大的工业,而强大的工业又集中体现在作为“工业母机”的装备制造业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开始出台了一揽子的政策与推进规划。2005年,国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它作为推进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并对企业和政府提供了明确的建设思路。

  特别是2006年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与2007年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而上述两个文件被中工创联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小鸽称为“纲领性政策”。赵小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以及后续的相关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经过这一发展周期,我国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更趋健全,在许多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国际竞争能力。”赵小鸽认为,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改变了以国有控股为主体的格局,资本结构趋于多元化;此外,产业布局有很大改善,产业集中度提高。除了已形成南北相对平衡的工业基地以外,一些知名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已占据全行业的半壁江山,且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的部分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竞争力增强。

  “前十年是量变、积聚能力,后十年,将是实现质变,完成由大变强。”章诵兰认为,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需要政府和企业合理推进。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上述研究员表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首先需要装备制造业的腾飞。

  显然,十年努力与付出,已经得到了丰盈的回报。据美国某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一些设备制造业领域已取得快速成功,现在世界前5名企业中至少有1家是中国的。”

  特别是近五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装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25%。而早在2009年,我国机械装备工业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章诵兰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规模快速增长。统计显示,2010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超过1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6.6%提高到20.3%。

  中金研究报告认为,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国民经济重点产业所需高端智能装备及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2020年智能装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万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

  “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仍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旋律。”赵小鸽认为,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时期,集约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加速技术进步,而集约化的物质基础是开发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

  “在新的全球竞争形势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要加速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含量的支柱产业。”在赵小鸽看来,关键零部件一直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的瓶颈,国家应建立统一的制作技术中心,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成果转化;并加强对全行业的统筹规划,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搞自主研发,尤其重视对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液压件、轴承、钢结构等的研发;同时,要打造立体化的融资渠道,目前,国内企业纷纷出现融资难的现象,国家应该适当降低融资门槛,重点向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倾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我国应尽快构建自己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大对基础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同时做好促进共性技术研究和服务的顶层设计,努力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赵小鸽表示。

 相关信息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市场研究 行业资料 技术讲座
展会知识 战略合作 技术标准
展会资讯 更多 
遇见未来实验室,共探科技新纪元 20
VisionChina2025(上海
AMTS & AHTE South
科技盛典,洞“析”奥秘 2024慕尼
2024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逛
距离2025最近的一场电子信息行业盛
观众登记启动|优解制造未来,锁定20
聚力向新,抢抓3月机床采购季
开幕倒计时8天,第104届中国电子展
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 展
矩阵
行业资讯 更多 
“点亮梦想之光”青少年科教公益行进博
进博快报 | 瑞典商会领导嘉宾到访海
擎画未来 千人齐聚「蔡司全球质量创新
“组合拳”出击!突破电池膜球面高精度
数字驱动产业升级 | 第四届产品数字
创新交锋 蔡司全球质量创新峰会剧透第
30周年 | InnovMetric
守护生命之盾: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精准
海克斯康亮相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
航空业案例 | 三维扫描和增强现实技
权威!海克斯康QUINDOS软件荣获
2024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公布
热销仪器
检测仪器 检验仪器 测量仪器 测试仪器 无损检测 无损探伤 材料检测 材料试验 检测材料 几何量仪器
邮箱:(E-mail)QCtester#126.com   京ICP备12009517号-5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614
北京考斯泰仪器信息有限公司   电  话:(Tel)010-58440895 /   
Copyright © 2009 QCtester.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QC检测仪器网 版权所有
检测仪器备案信息  检测仪器行业  测量仪器  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