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是集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等的企业集团。公司现管辖运营线路17条,线路总长705公里,形成覆盖中心区域、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的地铁网络,运营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日均客流达1235万乘次,所配车辆达5546辆,分担本市客运率达63.4%,现已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公司坚持“敬业 奉献 求实 创新”的企业精神,敢于担当、敢为人先,逐渐建成世界第一的运营网络,率先导入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率先承担国家级地铁运营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任务,率先探索实践世界级超大规模地铁网络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率先提出“引领战略”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企业快速、健康、优质发展,公司近三年主要运营指标持续快速提升,处于行业前列,推动了行业技术、管理、绩效整体提升,被一致推举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协会的首任轮值会长单位。
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很多,按照设备类型可划分为通讯、信号、车辆、触网、供电、工务专业。这其中,工务专业的钢轨是核心设备。轨间距、水平、轨道伤损的日常检测作业,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平稳运行,甚至是否会发生断轨、出轨等事故。
围绕着这些参数,申通地铁投用了大量的维护作业人员,使用了轨距尺、支距尺、钢轨磨耗尺、塞尺、探伤仪等一系列计量器具,来对全路网的轨道进行检测和维护。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轨道的维护涉及到洞下作业,工况较差,计量器具虽然都按时完成检校,可在使用中的失准情况常有发生;其次是路网中一些郊区站点,站间距长达20公里,巡轨班组难以在运营间的窗口期内完成日常巡检。
在计量管理上,申通地铁导入《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依据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轨道维护现场开展了高度控制测量过程的识别、设计、监视工作。其目的旨在找到,轨道维护作业中,对运营安全影响较大的测量过程。并通过对其所用计量器具,开展点检、期间核查、现场比对等方式,达到监视其测量过程是否准确可靠的目的。
这项工作由高度控制测量过程的识别入手,引入了FMEA潜在失效模式的方法,对每个相关测量过程逐一评估。评估主要考虑,测量过程如果失败,对运营安全在严重性、发生频次、可探测性这三个维度上的影响量。根据评估结果,轨距测量被识别为高度控制测量过程。
轨距尺按照《JJG219-2003铁路轨距尺检定规程》的要求,检定周期为3个月,所以现场将监视作业的周期确定为每月一次。每个现场班组将一把轨距尺脱离生产,按期送检,并只用于比对。现场其余用于生产的轨距尺,每月与其进行数据比对。具体比对方法为,在轨道中取同一位置,将两把尺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再根据公式来判断比对结果:
其中:x1、x2为两把轨距尺的3次测量平均值;U1、U2为测量轨距的测量过程不确定度。
通过这一监视的手段,各现场能更直观的发现轨距尺在期间发生的超差情况,减少因轨距尺不合格,而带来的现场测量失准的情况。
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运营里程的不断增长,线路数量的日益增多,现场先后投用了两套轨道检查车和轨道探伤车。
这套设备中的轨道检查车,在高速运行时通过全车12个传感器获取线路的动态实时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轨距、水平、轨向、曲线平整度等9个大项目。它以每250毫米采集一次数据,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和人工的整合,通过检测组的数据分析,最终会将以评级报告和评分的方式加以呈现,确保轨距、水平、轨向、曲线平整度等检测项目在可控范围内。和日常人工检测不同的是,轨检车的数据为动态数据,测量条件更贴近于市民乘坐列车时的感觉。
而探伤车则利用不同角度的超声波,射入钢轨内部来检测钢轨内部存在的裂纹,发射超声波的晶片安装在探伤车车下的探轮中,探轮的形式能够使探伤车达到60公里/小时的最高检测速度。在40公里/小时的检测速度下,检测精度可以达到1/8英寸(3毫米),可以实现除盲区外的全覆盖。探伤车的引进大大提升了钢轨探伤的效率,是人工推行仪器探伤的20倍。
现场投用了轨检车和探伤车后,极大地提升上海地铁在役钢轨的安全系数。车载检测组通过数据采集、停车复核、动静态数据比对,与传统测量班组相互配合,累积查出几十处较大的钢轨伤损问题,并累计消除各类轨道病害千余起。在效率方面,相比人工手推车式检测仪器,作业速度提升了20倍。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年检测里程较试验阶段增长3.3倍。与传统的轨道检测相比,节省人工21100小时,仅人力资源一项,每年为企业减少成本100万余元。
高度控制测量过程监视的概念,丰富了企业计量管理的内涵,也带来了计量管理以何为本的思考。在不少企业里,计量工作能调动的资源有限。如何分配有限的管理资源,来确保关于质量红线的测量过程准确可靠,识别和排列测量过程的重要性就很有必要。
而随着轨道交通路网的规模日益增长,各类新型测量系统、在线监测设备的使用也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企业应思考在生产上如何用好这些设备,尤其是如何与传统测量方式配合作业,寻找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点。另一方面,这些非标设备的溯源问题也是企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测量方法的发展速度,势必会领先于计量技术的发展速度,企业可通过产业联盟等平台,积极寻找对口的校准技术,做好“智能运维”背景下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