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CISILE 2017)的“金融资本如何有效推动仪器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中,国仪投资总经理刘千昱发表了题为《行业基金助力仪器仪表企业腾飞》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稿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是国仪投资总经理刘千昱,非常荣幸受协会邀请来会议上做个分享。今天的主题是行业基金助力仪器仪表企业腾飞。那什么是行业基金,为什么我们称呼自己为行业基金,先简单的做个介绍,然后谈一谈我们对行业的看法,最后和大家探讨如何一起合作发展。
国仪投资是由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牵头,联合三家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首家行业并购基金,由木华资本担任GP,汉威电子、苏试、川仪做LP,每家各出一名投委会委员,再加上协会的李跃光秘书长,一共是5人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我们的投资方向包括:各类仪器仪表,逐渐精密化、智能化;各种类型的传感器,物联网时代的核心元器件;各种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包括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甚至工程项目,在后面我们会谈到,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
国仪投资是一个所谓的私募基金,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接触过,整个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得非常快,把一些空壳私募清理之后,仍旧有1.7万的私募管理人,整个行业管理的资金规模最新数字已经达到8.5万亿。在这么多的同行当中,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获得差异化竞争力。区别于一般的私募基金,国仪投资不追热点不跟风,专注仪器仪表行业。希望通过这种专注,获得对行业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出价值发现和判断。我们不想仅仅当一个财务投资者,而是希望想企业所想,提供各种资源与企业共同成长。我们想搭建三大平台,信息的互通是改善行业生态的基础,技术是行业企业立身之本,金融是基金的本职工作,解决资本运作问题。
在去年8月16号国仪投资的开业仪式当天,行业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产业资本联盟的发起。27家龙头公司联合起来,要打造一个“产业加资本”的行业平台。而国仪投资,就是联盟最重要的平台和工具,我们有灵活的运作方式,是各类资本运作落地的平台和工具,真正把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本相结合起来。
产业资本联盟的发起,真正意义上把整个仪器仪表行业最顶级的资源汇聚到了一起:我们的协会,行业最权威的联合组织,为我们提供深刻的见解,协调推动大家开展各项工作;我们的27家龙头公司,每一家都是细分领域的领导者,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一举一动深刻影响行业格局;我们还联合了发改委直接下属的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是能够连接政府和行业的桥梁。
所以国仪投资从诞生起,就有着极强的行业背景,背靠行业协会和产业资本联盟。我们希望协助大家,推动行业更好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行业基金。
第二章的题目有点大,实际上在座有许多行业专家,比我们看得更透彻。那么作为行业基金,我想更多的从投资基金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看到的行业特点和机会。
在我们看来,仪器仪表行业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总规模大但细分行业多,真正分到这些细分领域头上,可能市场规模就变成十几亿甚至几个亿;二是行业生态有待改善,没有真正的国际巨头;三是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水平差距比较大。如果是传统思维来看,实际上这几点都是做投资比较忌讳的,市场小、格局乱、技术弱。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之前没有一家专注在仪器仪表行业的基金存在。但反过来,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几个特点实际上对应着几个企业发展或者说投资的机会。由于我们和各行各业都有关系,只要来个风口,肯定会有能对应的细分领域受益,具有行业纵深,给点阳光就灿烂;目前很多细分行业格局混乱,恰恰给了我们通过行业整合打造龙头的机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或者海外收购,迅速的拉近我们和国际的技术差距。以下我展开说一说这6点。
仪器仪表整个行业已经是个万亿规模的大型产业,称得上是基础性、战略性行业。行业的发展与中国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一致,有过高速发展期,也受经济危机、四万亿的影响,目前伴随经济新常态,平均增速也在放缓。从下游应用行业来看,几乎各行各业国计民生都和仪器仪表有关系,按照国家的分类标准,5个大类,19个小类。实际上即使是万亿规模,平均下来,每个小类是500亿规模,而真正再往下细分,很多领域对应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小,比如一些高端的科学仪器,可能就只有高校和研究所会用,还面临国外品牌的竞争。我们按照协会的分类方法总体上把行业分为四大类,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科学仪器、供应用仪表和传感器。
整体生态环境,一方面很多细分行业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另一方面,面临国外产品的强大竞争压力。目前2016年年报披露得还不全,按2015年业绩计算,咱们所有43家A股上市公司收入加起来,勉强超过横河、安捷伦。所以目前咱们业内还没有一家国际性巨头。
技术水平可能有些行业已经能和国外同行pk一下了,但总体还是落后很多。一方面成立时间晚,发展年头比国外同行差一大截;一方面咱们的研发投入也比人家少,这还是相对值,由于收入本身也相差很大,再按比例计算,真正的投入研发的金额相差更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专利数量远远落后,而这又会进一步制约我们的技术发展。
再来说说发展机遇。刚才说了,给点阳光就灿烂,但实际上阳光还不止一点,各个细分行业到处都是阳光。物联网是仪器仪表遇到的最大的风口,上游传感器不用说了,核心器件,未来会有大发展;物联网落地的两大领域,一个是智慧城市,另一个是智能制造。中国GDP短期内肯定还是投资拉动,以前粗放式投资基建不会再持续,之后一定是基建升级的投资,怎么升级,智慧城市。我们很多的业内企业也确实抓住这个风口,开始切入这个领域,甚至已经从仪器仪表业务延伸到了工程实施、PPP项目。智能制造也是中国制造业必须要经历的变革,其中的关键部件和流程控制,都属于仪器仪表领域。除了大物联网概念之外,包括环保,包括大健康等等,对环境监测,空气、水质、土壤,咱们的食品药品,相关的设备以及检测服务,都有极大的拉动作用。
第二个发展机遇是产业整合的机会。有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结论就是任何行业里产业整合都是必然发生的,或早或晚,领先企业不断整合,强者越强,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胜利者。咱们行业里的老大丹纳赫,20年收400家,上公开宣称,并购是他们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行业老二赛默飞也差不多,包括体量小很多的安捷伦,从惠普独立之后,也是不断的收购整合。实际上,我们国内很多仪器仪表细分行业,由于一直搞价格战,搞低水平竞争,少数的领先企业并没有资本实力去做产业整合,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资本的力量去推动,资本扶谁,谁就是最终的龙头。我们相信,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完全应该出现一家和丹纳赫和赛默飞类似体量的巨头,怎么诞生出来呢?只有靠产业整合
第三,能提高技术,就有发展机遇。怎么提高?要么自己研究,要么去收购。以往自己研究都是企业单独研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投入不足,重大项目攻关搞不定;二是即使搞出来,产品很难被其他竞争对手接受,导致技术的经济效益不能真正释放。怎么改善呢?通过行业来联合投资。大家找一个有潜力能解决共性技术问题的第三方公司,把资源投进去,真正实现技术突破。突破之后呢,成果优先满足参与投资的业内公司,反过来也保障这个技术真正把价值实现出来了。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正在推进的一个项目,如果这个模式突破出来,那么将对行业生态非常有益。另一种技术突破方式就是海外收购。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收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海外也有成熟的资源网络,我们可以去美国德国以色列找技术,当地也有成熟的中介服务机构。而合作方式也已经多种多样,不仅仅可以直接收购公司或者技术知识产权,还有技术定制,一定时间内进行定向的技术攻关,或者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分享中国市场的收益,合作方式非常多。
我们认为整个行业有这么多的投资机会,那自然而然的,从自国仪投资开业、产业资本联盟发起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与企业多种合作方式。一个基本的想法,我们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大量资源,包括资金、上下游、协会、专家、人才,以及行业外的资源,包括资金端、券商、咨询公司、产促会、政府机构等等。如果能把这些资源汇聚起来,投入到行业里面合适的企业合适的项目里,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才是行业基金作为资源整合平台的意义。
从企业的角度,我们理解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也是差异化的。初创/成长期企业的特点,规模小、增长强劲,但需要借助资本力量扩张,同时需要各种产业资源才能支撑得住业务扩张,最终要登陆资本平台,挂牌新三板,A股IPO。对于这些企业,我们定位超级奶爸,缺什么资源补什么资源,托也要托上资本平台。成熟/转型期企业的特点,规模大、但增长放缓,作为已上市公司,核心需求充分利用好资本平台,通过外延并购维持业务增长,甚至进行新业务领域拓展。对于上市公司,我们定位超级奶妈,以上市公司为主,满足各种需求,帮助上市公司培育优质资产再装入进去。
对于初创/成长期企业,实际上除了资金之外,也需要各种产业资源,甚至战略发展建议、资本运作的辅导。实际上资本运作的规划和战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必须综合在一起去考虑。国仪投资除了能够提供资金支持,我们背靠中仪协和产业资本联盟,可以向公司输入各种各样的资源,缺客户就找客户,缺人才就找人才。我们核心团队几个人也都是投行出身,可以提供新三板、IPO的各类资本运作指导。最终目标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早日完成上市。从投资角度来看,相比于企业现状,我们更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公司是否有领先的核心技术,有没有一定的市场地位,行业前景预期好不好,短期的增速如何。
下面介绍几个我们关注的企业案例。
公司A,做固体颗粒物监测的,公司相对偏早期,尚无成规模的业绩。技术来源于NASA燃料加注项目,之后民用商业化,再加上创始人独特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优化,形成两大类产品。2位千人计划级别的专家,国外还有顶尖的技术专家支持。产品在精度、量程、抗干扰性各方面都比主流产品强大很多。未来除了替代现有产品,他们的固体流量计产品甚至可能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
公司B,做自动化生产线的制造和集成。本身就是智能制造的一个风口,公司B专注于汽车电子行业,本身汽车电子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对于自动化产线这块的市场规模达到百亿,而公司B在这个细分行业已经是国内第一。做产线的设计和集成需要对下游的生产流程、工艺比较熟悉,具备一定的门槛,下游需求旺盛也使目前行业生态相对良好。从公司B本身来看,客户基本都是世界500强,他们是泰科全球最大的非标生产线供应商。团队经验、技术丰富,也已经开始对其他行业、对未来进行布局。
公司C,做精密光学产品和系统。从光学元器件起家,逐渐转型为精密光学系统提供商,不仅仅在传统的天文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激光通讯、激光加工等等各类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公司C的技术被认可能够媲美国内五大光机所,参与国防项目攻关,比如卫星星际激光通讯,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活,能够提升激光产品损伤阈值。公司C的三块业务实际上已经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光学元器件是基础,军用产品打磨公司的技术实力,再到民用市场真正将前期的技术积累商业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支撑其他业务板块发展。
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分销商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分销商实际上是产品和客户需求之间的桥梁,承上启下。仪器仪表行业有一些特点,上游大而散,各种厂家、各种产品、各种型号;下游应用行业也很广泛。对于上游厂商,分销商能解决渠道问题,使厂家能够专注产品研发;对下游客户充分理解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另外,在座各位不知道有没有对IC分销这块领域熟悉的,实际上上游大而散、下游应用广这些特点和IC产业非常的相似,而IC产业无论从行业发展阶段还是行业格局,和仪器仪表行业相比都更成熟。IC产业的发展可能能给咱们一些启示和指导。目前全世界前三大的分销商都是通过收购发展壮大的,安富利1991年到现在96单,艾睿电子1986年到现在107单。主要收购的动机是什么呢?有三点,获得上游产品授权,进入下游高增长领域,完善细分行业技术解决方案。
实际上,光我们国仪投资一家基金不够,我们希望更多的资本能投入到仪器仪表行业中来。我们也对合作伙伴有一些要求,包括5点:认可行业、产业资本联盟以及国仪投资的价值,有强大的资本实力进行大规模投资,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业内口碑,能够灵活的配合各种资本运作,最后除了资金以外,能够提供其他资源帮助企业成长。目前,已经有一些知名的投资机构和我们一起看项目,准备进行联合投资,包括国投创新和九鼎投资。国投创新管理着200亿先进制造产业基金,背靠国投集团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央企身份也能与各级政府沟通协调;九鼎投行与投资协同一体模式,投行团队可以保障后续IPO、并购项目的执行和投资退出。
除了融资需求之外,上市公司还有投资的需求,所以是投融资的双向需求。与未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拥有各种丰富的融资工具,但债类、混合类融资工具受净资产规模限制,公开发行要求较高,配股对大股东资金要求高,所以真正被上市公司广泛使用的,还是非公开发行。从投资需求角度,既有战略投资需求,收购同行业竞争对手,收购上下游,甚至跨行业去延伸;也有财务投资需求,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相对应的,我们提供三类产品,定增基金、并购基金以及股权投资基金。
定增基金:2月17号再融资新规对定价基准日、锁定期都进行了限制,使得上市公司丧失了定价主动权,而发行价格的折扣水平从85折上升到95折以上,且无法以流动性来补偿这些风险。在这种变化下,传统定增参与者会面临分化,过去大量的仅仅靠价差套利的投资者会逐渐退出,留下的是注重公司研究,关注上市公司成长性和内在价值的投资者。国仪投资作为行业基金,将积极参与业内上市公司定增项目,我们会发挥我们的优势,对公司价值做出准确判断,以行业基金的名义为上市公司背书,减少融资过程当中的各种阻碍;在认购股份之后,我们会派驻董事,深度参与公司经营决策,为公司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同时,不单纯定位于财务投资者,充分利用我们背后的产业资源,和上市公司共同推进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加速公司成长。
并购基金:定增新规另外两点影响就是对发行规模和周期进行了限制,使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节奏也受到影响。而自去年下半年重组新规出台以来,证监会一直在加强并购重组的监管,也难免挫伤了一些上市公司正常的资本运作项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并购基金实际上能够帮助上市公司解决问题。PE+上市公司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模式,国仪投资提供的并购基金工具侧重于两点,一是体外运作,即控制资本运作节奏,又避免财务指标影响;二是完全服务于上市公司战略,业内的资源、境外的资源都能够去接触寻找,由上市公司来挑选、决定收购的标的或项目。
股权投资基金:上市公司闲置资金很多买理财产品,实际上行业内本身就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和一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比,国仪作为扎根行业的行业基金,在各个环节都有明显的优势。找项目找潜力公司方面,协会能够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借助协会和产业资本联盟丰富的专家资源,我们能够对投资项目的价值进行理解和判断;庞大的产业资源,提供好的供应商、介绍渠道客户、推荐管理人才;最后退出方式上,除了传统的IPO方式退出,产业资本联盟这么多的上市公司收购也是非常通畅且重要的渠道。整个过程当中,被投企业发展壮大;外部投资者获得财务收益;行业上下游获得了优质的客户或产品;上市公司参与投资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若参与收购则获得优质资产;对协会来说,业内企业都获得发展,行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通过聚集行业资源,帮助被投企业成长,也使参与各方都获得收益,最终推动行业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