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了,它的最大看点是与以往的规划有所不同,比如在具体项目上,没有更多的指指划划,而是站在政策引导的高度,对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目标、政策、方针等,进行了顶层设计,而把细节选择和具体工作留给企业来做。这样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让企业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瞄准市场需求,找到自身的定位,从而改变了传统模式上那种靠企业去申请项目,政府再层层审批的老方法,这一转变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政府职能的调整,回到了政府服务于社会和企业的正确轨道上,明确区分了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这对产业发展无疑是件好事。
仪器智能化是未来仪器发展的方向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了全球仪器生产大国。但作为制造业的一部分,中国仪器产业同样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在中高端仪器领域很弱势,产品大多居于产业链的低端。品质好,价格贵,智能化程度高的仪器几乎都为国外企业所垄断,去医院、实验室、科研院所、质检监测机构走一走,看一看,有几台是国产仪器?
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我们掌握不了也生产不出来。举个简单例子,现在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兴起了质谱热,质谱仪旺销起来,但它里面有个关键零部件——光电倍增管,咱们做不了,要从日本进口。李克强总理提到过的“小小圆珠笔头”,也由于材料、工艺和模具不过关,靠从国外进口。所以我们必须看到自己的问题,不能沾沾自喜,靠自夸过日子,老祖宗的“四大发明”是他们的光荣,不是我们的,当今世界的发明创造何止千百万?仅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上,就有20万项专利,我们有自满的资本吗?最近听说“太钢不锈”攻克了“小小的圆珠笔头”,很快就要量产了,恭喜他们。
近几年国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压缩低端产能,逐渐向中高端转变,其实这个过程也就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一过程,首先要打好基础,许多技术我们能够掌握它的原理,但生产不出来,就是因为基础太差,材料、工艺和设备都不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接下来就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保护好知识产权,让企业切实收获到研发投入所能产生的最大效益,得到真正的实惠。让低质仿造从我们的产业里消失。
基础打得深,楼才能盖得高
搞建筑的人都知道,想把楼房盖得高,首先要把基础打深打牢,这在施工前就必须设计好计算好。对于国家产业来说,也是这样,《中国制造2025》就象是设计图纸,可以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远景规划,其中重点提出的五大工程,核心就是两个,一是打好基础,即“工业强基工程”,二是制造业的创新、智能、绿色工程,也就是向高端发展。基础的东西包括基础的材料、元器件、传感器、集成电路等等,这些东西非常重要,它们就是大厦的根基,它决定了你的楼能够盖多高,结不结实,基础打不好,建起的楼就是“豆腐渣”工程,是个纸老虎。
工业强基已经开始行动了,上述“圆珠笔头”就是一例,另外在集成电路领域,国家投入6000亿建立了专项基金,做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在传感器、基础材料、高端轴承等方面,都开始了布局,这确实是好消息,它对制造业发展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去开拓进取,过去那种简单仿制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别人搞出来的东西那是别人的,不是我们的,别人也没有义务把他的技术传授给我们,我们不能抱怨,更不必指责,只能奋起直追。我们不仅要做别人已有的东西,我们还要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要让世人看到,古人曾经辉煌,有“四大发明”,我们会更加辉煌,我们会有千千万万的发明,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心怀远大抱负,要把人类在各个学科上的优秀成果结合起来,创造和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产品,造福于世界。
企业转型责任重大
我们的企业必须认识到,过去靠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获得原始积累的老路子已经走到头了,依靠科技创新,走向中高端服务型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唯一出路。只管生产和销售的制造型企业渐成僵尸,死掉是必然的,想要活下来,一定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响应用户的需求,以小批量的定制化服务,来满足用户。海尔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们的互联网工厂创新就是一个很好、很成功的模式,可以为国内企业借鉴。
不久前,笔者和国家轻工机械协会理事长聊行业情况,他就讲,现在他们行业企业许多都开始了定制化的设计制造,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要,如用途、场地、成本、产品档次等情况,量身打造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这样做的结果,完全实现了零库存,再也没有了过去盲目大批量生产而导致的产品积压问题。
作为智能制造的一部分,现在机器人越来越火了,这也引发一些人的担心,他们觉得“机器换人”以后,会造成大范围的失业现象。其实不然,据美国机器人协会的一份统计,机器人取代了人在传统意义上那些机械性的、单调重复的工作,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诸如智能化的程序设计、编写和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却需要人的大量参与,这方面的空缺很多,就业潜国很大。
智能制造切忌“一哄而上”
我们中国人做事儿,容易产生“一窝蜂”的现象,大家不管各自的条件如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盲目做无疑非常短视,也非常危险。五八年大炼钢铁就是一次最惨痛的教训,相信许多人还记得,当然时代不同了,这样极端的案例很难再发生了。
有人说中国的产业有点象“历史博物馆”,各种时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有,不论从技术上,从规模上都是这样,很杂很乱。大家同时都去搞“智能制造”,现实吗?就算那些初级阶段的小企业能筹来资金投资高智能,有意义吗?生产“大头针”或“塑料桶”的企业都配上高端设备来生产,到底算是产业升级还是资源浪费呢?
中国的产业很大,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必须有的放矢,有选择性的进行结构调整,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业4.0”确实美好,也很诱人,但我们企业很多尚处于1.5、2.0或2.5状态,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古人有句话:“欲速则不达”,说得非常明白。
此外,国家正推行“供给侧改革”,旨在建立企业的有效供给,也就是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你企业就能生产什么,彻底改变国内市场长期形成的“用户不需要的,生产出来很多,用户需要的,企业生产不出来”的畸形现象。如果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在某些领域出现一哄而上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快速过剩的局面,造成企业经营的困难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这无疑又形成新的“供给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推进“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国家号召要实现体制机制、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突破,以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有前瞻性的政策思路。只有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现在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以教学和生产为例,两者相脱离的现象一直存在。一位企业高工给笔者讲了一件事,说他们两年前研发了一款存储芯片,拿到高校一个技术论坛宣讲时,一位教授很新奇,他说还不知道国内已经有了这个技术,要求留一片来研究,结果企业给了他一大把,告诉他这个芯片早已量产,成本很低。这位工程师告诉笔者,学校课堂上讲的东西,很多都落后产业发展好多年,与时代脱节严重。这样的毕业生来到工厂,常常懵懵懂懂,一脸茫然,根本派不上用场,真不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技工院校毕业生那样受企业欢迎。
所以要打破产、学、研、用各自为政的局面,就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由政府出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采取行之用效的措施,搭建出一个将不同人才和机构有机结合的科研平台,加快教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实现中国制造业的真正腾飞。(高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