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同益乡的胃病患者郑常胜来到普兰店区中心医院就医,经过必要的仪器检查后,医生开了一些平价的胃药就让他出院了。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是两个月前来看病,恐怕得多花三四百元。
既省钱又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像郑常胜这样受益的还有大连市200多万名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而带来这一变化的是全市正在推行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从10月1日起,大连市参加新农合的住院患者在县级公立医院就医,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手术名称和项目名称,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对住院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分组。经办机构按每组各段疾病规定的付费标准和所占比例与县级公立医院结算。病人出院后按实际发生费用和规定补偿比例与县级公立医院结算。
据介绍,所谓疾病分组诊断,是指医院将临床特征相似、发生频率较高、消耗资源相近的疾病进行合并,将住院患者形成若干个疾病组。以胃病为例,可分为胃炎(浅表性、糜烂性、萎缩性)、胃溃疡、胃穿孔、胃窦炎等,治疗过程中所用仪器、用药相同或相近,医院将这些胃病病种归纳为一组,将该医院2015年治疗的所有胃病患者所花费用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计算出该组住院费用的平均值,将前10%的病例作为高费用段,将住院费用在平均值以下的病例作为低费用段,介于高费用段和低费用段之间的病例作为中费用段。
普兰店区是大连市最早推行疾病诊断分组支付改革方式的地区,该区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邵玉洁认为,新方式的好处在于,对每一组疾病的治疗费用都有一个合理价格区间,新农合经办机构以这个合理价格区间限制医院的医疗价格,相当于“费用包干”的概念,避免了天价医疗现象发生。而医院由于有了病种价格限制,从诊断到用药等各个环节都会严格控制费用支出,防止超额支出自己掏腰包的情况发生。患者也免去了“有病没病各种仪器走一遭,有钱没钱住院就要花大钱”的担心,从中获得价低质高的医疗服务。
新农合疾病诊断分组支付改革方式推行一个半月以来,经过初步测算,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节省了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