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高级工程师,精通光学、电学、通信、计算机……有着40多年的部队生涯,有数十项科研成果和专利,解决了数百个技术难题……但有一项发明,让部队院里所有人竖起大拇指,这也是他退休后要干到底的一件大事,那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种植的“内腔循环种植设施”专利发明。他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光学测量专家赵士民。近日,记者来到这位“农科专家”居住的小区,对这项技术探个究竟。
记者见到赵士民时,他正拿着铁锹干农活,和同伴将一箱箱种在塑料箱里的芹菜搬运到大棚里,眼前的景象和普通的蔬菜种植方式没有区别,只是将蔬菜种在了箱子里。带着疑问,记者跟随他来到大棚试验田里。接着,他开始演示他这项技术的奥妙之处,打开手机,弹出菜地水肥控制界面,轻轻一点浇灌二字,每个箱子上安装的小管子开始自动流水……再轻轻一按,又自动回流,都是智能化控制,细细观察发现每个种菜的装置内都有暗藏的机关。他说,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在一个容器内填入有机土肥,并利用管道循环和网络控制实现水肥一体化、纯绿色的网络控制种植。由于种植系统是封闭的,水肥无处流失,不仅节水、节肥、节能,还节省人力投入。
谈起这项技术发明的初衷,他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他曾下乡种田一年,深知农民的不易。多年来,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关注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希望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一点农业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成功设计出内腔水肥一体化循环种植设施,集机械结构、计算机、自动控制、物联网、智能控制为一体。此后,为了完善项目,他用5年时间试验了上百种材料,试做了数十种样品,终于有了如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