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主题为“全球铸造业合作发展”的第六届金砖国家铸造业论坛暨铸造业国际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是金砖国家铸造业联合会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由中国铸造协会承办。
金砖国家主要铸造组织间的单边或双边交流由来已久,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拓展,业已逐步形成了多层面、宽领域的合作架构。实践证明,金砖国家铸造行业在面对共同关注的绿色铸造、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多年来,中国铸造协会一直将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进。据介绍,“金砖国家铸造业论坛”是由中国铸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波于2010年9月在西班牙国际论坛上提议创立的,得到巴西、俄罗斯、印度铸造组织领导人的一致赞同。此后,南非于2011年6月德国GIFA展会期间申请加入论坛。
论坛经过首届(2011年10月于巴西圣保罗)、 第二届(2012年5月于中国北京)、第三届(2013年3月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第四届(2014年2月于印度艾哈迈德巴德)和第五届(2015年9月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连续五届的成功举办,完成了论坛的创办、规则的制定,以及论坛交流内容的拓展与创新。
随着各国铸造组织人员的变更,“金砖国家铸造业论坛”也存在新接手人员对论坛历程不了解、对论坛以往决议不清楚,以及承办国自身活动的主题与论坛主题如何协调等问题。为此,张立波在第四届论坛上建议,成立金砖国家铸造业联合会。
这一提议获得了与会金砖铸造组织领导人的一致同意,金砖国家铸造业联合会于2015年9月正式成立,秘书处常设于中国铸造协会。这标志着金砖国家铸造业联盟正式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作为金砖国家铸造业联合会正式成立后的首次会议,本届论坛侧重关注金砖国家铸造业健康发展对全球铸造业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金砖国家”在铸造领域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并进行深度磋商。
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来自金砖国家铸造领域的行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各自国家铸造业的市场动态、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和未来趋势,为促进“金砖国家”铸造企业彼此更深入地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资讯和建议。
华通科工董事长兼CEO马小维在会上表示,发展绿色铸造是改革和转型的重要战略,也是践行绿色铸造的开始。中国铸造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目前铸造机械中的主机、关键工艺设备仍以引进为主。“因此,要加强与世界领先铸造企业的合作,实现转型升级,完善绿色铸造产业链。”他说。
尽管金砖五国的合作意愿很强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包括语言文化障碍、技术力量不足、信息不对称、资金不匹配等。因此,马小维建议,通过投资平台、技术交流、大数据平台、产能合作和信息共享等方式,共建“绿色铸造生态圈”。
俄罗斯铸造协会副主席迪甫洛夫介绍,近年来,俄罗斯铸造业也呈现出进口替代的趋势,即增加本地生产,减少进口。但在铸造设备方面,预计未来几年还需要从欧美等地进口。此外,他还提到,缺少铸造工程师已经成为金砖国家面临的通病,由于大多数铸造厂还达不到“绿色铸造”的标准,所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有限。
谈到印度铸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印度铸造协会前主席潘查尔强调,印度政府正在力推“印度制造”。在此背景下,印度铸造厂越来越注重精益生产,以提高生产率、附加值和成本的竞争力。此外,由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印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保护环境、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未来将会有不少合作机会,眼下遇到的问题则是“零部件销售困难”。“我们很少自己做集成,主要为其他汽车厂做零部件,目前很多厂家的零部件都卖不出去,由此还引发了就业问题。”
南非铸造协会秘书长约翰·戴维斯指出,和其他国家相比,南非尤其注重出口,因为本土市场很小,一旦出口疲软,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GDP。此外,在铸造技能方面,南非在金砖国家中尚处于落后的位置,行业亟需高技能工人,因此南非政府特别设立了技能培训基金,通过和大学的合作,为工人提供相关培训。
在下午的论坛发言中,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祝建勋提出了中国铸造业国际化发展的若干建议;WZR Beijing Ltd.总经理何昕分享了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实用指南;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介绍了东盟机械行业的投资环境;永冠集团副董事长蔡树根就铸造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柳工铸造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程利军带来了企业在新的商业模式中的实践成果。最后,来自巴基斯坦和蒙古的专家分别介绍了两国铸造业的概况和需求。
交流促进学习,交流促进创新,只有深化交流才能携手前进,共享繁荣。可以预见,未来新兴市场国家间铸造组织的合作势头将进一步加强,金砖国家的发展势必更具活力。携手前进,共同推动建设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铸造产业之理念,代表了各方共同的发展期盼,这就是举办此次论坛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