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拿一款国产商品看看,你会发现在标签上常常会罗列出一大堆标准,它们似乎在竭力表明自己的合法身份,但国人并不买帐,他们宁肯千里迢迢跑到国外去疯狂扫货,也对自家门口的国货不屑一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国人不买国货的现象呢?答案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质量”,现如今,“中国制造”已然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国货的声誉一落千丈,大家对于跑在海外去抢购洋奶粉和马桶盖之类的无奈之举,都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
那么产品的标准是干什么的呢?说白了,它就是给各种产品制定的“法律”。人遵守法律,社会才会有秩序,产品遵守法律,质量才能有保障。我们中国不是没有标准,不仅有而且还很多,但真正有效地执行,很难。国外的标准看似简单,比如最基本的食品安全标准,简明扼要,执法者操作起来简单易行。他们的产品标签上一般最多只标两个,原产地标准和企业商标,非常便于识别与判断。我们的国货,用的很滥,会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都标注出来,但到底能不能达到标准,鬼才知道。
大家通常认为我们的标准太低了,其实情况倒不都是这样,就拿儿童用品为例,据国家标委的调查显示,在十多个消费品中,我国有超七成的安全标准是严格于或等同于欧美标准的。关键的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
一是标准不统一、不健全。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四级标准体系,多年来标准制定方都是各自为政,互不协调,造成我国的各类标准数量庞大、繁杂,监管体制也形如虚设。标准之间差异较大,存在衔接不上,甚至彼此矛盾的问题,不仅企业执行起来有困难,对政府相关部门执法也产生很大难度,尺度不同,使人无所适从,加之中央政府缺乏对标准的整体构想和顶层设计,组织上协调不利,导致现行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行标准体系进行整合、精简和完善,形成行之有效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这是我们走向“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大势所趋。
正是由于我们自身标准的混乱,才让许多不法企业和商人钻了空子,生产出坑害消费者的大量劣质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有人戏谑我们的标准,称它是“纸标”,就是指我们的标准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一纸空文。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就应当按照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中提出的通过废止一批、转化一批、整合一批、修订一批,逐步解决现行强制性标准存在的交叉重复矛盾、超范围制定等主要问题,为构建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内容科学的新型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奠定基础,实现“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
二是执法与监督力度不够。
在标准里,强制性标准是必须履行的,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强制性”,就如同国人开车必须要办“交强险”一样,是不可不交的,这是必须要执行的标准,但由于我国的强制性标准过于空泛,基本上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法律的约束作用,结果严重损害了强制性标准的权威性。依照国际通行做法,强制性标准基本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内,它能很好地体现强制性标准的底线要求,执法机关也能忠实而严格地执行,最大限度地树立起了强制性标准的威严,做到了有的放矢,充分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然有了严格的标准,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管,否则只是空谈。我们不能小视标准的贯彻执行,因为它是关乎一个国家的国民文明程度与社会进步程度的大事,它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于行业的问题,它是关乎民族兴亡的大事。准确地说,强制性标准是跨行业的顶层通用法规,它是国家进行源头控制的要素,决不能掉以轻心。
随着现代工业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产业链、商业链与服务链的不断整合和延伸,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只有将产品置于完全可控的制度环境下,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把控好质量,提升整个民族的产业水平。而不是象现在一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政府成了消防队,四处灭火。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打破旧有的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消费品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快强制性标准及通用性标准的制定,并建立起严格的监督与执法体系,确保在人心不测的底线之下,还有一道攻不可摧的法制之墙捍卫着我们的平安!(高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