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一大早,亭湖区老闵家庭农场负责人严晓琴就来到大棚里,盯着物联网监控器显示屏看。“棚内湿度有点偏低,不利于草莓生长,要喷点水了。”严晓琴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打开思源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点击了一下,只见大棚里的滴灌头开始喷起水来。
“种了几年草莓,很多习惯都被物联网给改变了。”严晓琴告诉记者,以往种植主要靠经验,草莓虽然长势不错,但总感觉没达到最佳效果,“有时苗长得不好,有时果子畸形率控制不下来,心里很着急”。
去年11月份,严晓琴根据农业技术员的建议,在大棚里安装物联网设备,智能监控草莓在不同生长周期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调节水、肥使用量,“4个月下来,草莓的品质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批发价一斤要高上两毛钱,效益明显提高了。”
物联网越来越受欢迎。3月1日下午,盐红羊角椒专业合作社里一片忙碌,中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侍建军正指挥工人铺设网线,并对安装好了的传感器进行调整。
“很快就能实时监控大棚里羊角椒幼苗的生长态势,我对物联网非常期待。”合作社负责人陈瑞华说,合作社是从事羊角椒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集生产、购销、初加工为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入社农民1500多户,“看到我育苗技术先进,现在已经有不少农民提前来订幼苗,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
记者了解到,盐红羊角椒专业合作社现有大棚面积两万多平方米,一名工作人员一趟跑下来要花一个多小时。“以前也只能大概地看看,现在有了物联网技术,坐在家里,通过监控就能把所有大棚照顾到,省时也省力。”陈瑞华表示。
物联网技术已运用到农业生产环节中,“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指导服务方式渐渐成为过去。目前,盐城已建成主要粮食作物农情智能监测与决策指挥系统,布点185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实时采集小麦和水稻长势长相及大田环境17个参数,积累了115.89万条实时环境监测数据,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