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纤维检验局全面建设“服务型纤检”支持经济发展
重庆市纤检局开展“阳光纤检进幼儿园”消费警示宣传活动。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通讯员 万世友 欧阳丹丹 张 鹏
建设“服务型质监”,是重庆质监系统在“十二五”时期转变职能、服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家纤检局和重庆市质监局等部门的领导下,重庆市纤维检验局(以下简称重庆纤检局)全面推进“服务型纤检”建设,围绕质量安全和服务发展两条主线,攻坚克难,认真履职,护航发展,向“重庆质量”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先后获得了“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强化监管职能 保障质量安全
认真履行监督检验职能,促进产品质量提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重庆纤检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据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该局坚持高质量完成纤维监管任务,其公检人员克服恶劣气候,长期驻扎新疆等地承担国储棉出入库公检工作,完成国储棉公检50余万吨;规范重庆市棉花交易市场,完成抽检150余批次,完成经营性棉花公检4.5万吨;每年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辖区内重点区县蚕茧收购站点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共检查茧站300余家次,完成干茧公证检验1.51万吨。
另一方面,大力促进纤维制品质量提升。通过监督生产企业建立原料进货、成品出入库台账,定期巡查生产企业,集中力量对市内医院、幼儿园、学校进行黑心棉开展专项检查,抽检235家30万余件产品,处罚整改了35家单位,实现了对行业产品质量的有效管控;采取针对措施,规范了朝天门前店后厂小作坊监管难的问题;强化了郊区县服装企业的监管,抽检万州、忠县、石柱等区县企业600余家次,全市服装产品的抽查合格率由2011年的85%上升到2014年的89%,有力推动重庆服装产业发展。
在强化监管的过程中,该局还高度重视保障重点群体健康安全。狠抓高校集团采购床上用品把关检验工作,产品质量合格率由90.1%升至95.2%,监管面覆盖全市119所各类学校,高校集团招标采购率全国最高;为民政局、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42个单位的救灾物资进行把关检验,检验棉衣、棉被近100万件。
转变服务方式 突出护航发展
围绕“服务型纤检”建设,重庆纤检局狠抓服务方式转变,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纤检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一是广泛开展大调研活动。在“走转改”等主题行动中,由班子成员带队,走访渝北服装工业园、九龙坡区海龙工业园等行业集中区企业500余家,为助推渝派服饰发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先后为20余家企业解决加工工艺、原材料把关等关键环节问题34个。
二是建立了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全面梳理日常下企业工作内容,明确了规定动作,并以菜单形式加以固化,并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累计向企业宣贯国家新标准300余次,培训企业人员近万人次,先后帮助21家企业获得“重庆名牌”称号,帮扶10家企业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三是固化经常性便民服务活动。开展“阳光纤检进工地”、“阳光纤检进幼儿园”和“阳光纤检进高校”活动,共举办知识讲座16期,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高校开学期间,还专门在校内设置临时检测点,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免费检测咨询服务。
以科研为突破 增强服务能力
“要推动纤检事业迈上更高水平,必须将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以及本局的检测业务相结合。”重庆纤检局局长郑永红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近年来,该局始终坚持将科研创新视为增强服务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十二五”期间,该局成为全国纤检系统首批承担国家公益项目研究的单位,完成课题1项,成功在重庆市科委立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授权的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完成2个省级课题,市局课题10项;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核心期刊收录4篇;独立开展的《转基因彩茧创新制丝工艺研究》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人获得国家科技兴检三等奖。
以科技为突破,该局向高水平的检测服务平台迈进。“十二五”期间,该局晋级为A级实验室,开展了国家质检中心筹建工作,建成了国家服装和家用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在硬件建设方面,该局累计投入1130万元,建立完善了3个恒温恒湿实验室和3个普通实验室,建成了西部最先进的阻燃实验室和全国硬件最好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新增设备112台套,设备总值达到2300余万元,同期增长129%;检测项目方面,新增检测项目143项,检测能力覆盖9个大类、324个产品和250个参数,主要涉及纺织品功能性和生态、桑蚕干茧、麻类纤维、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棉花仪器化检验等;在检测管理方面,引入条码识别技术,建成了新的检测办公管理系统,增强了在线管理和统计分析功能,大幅提升了检测管理水平;在人才队伍方面,聘请2位院士、7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引进1名海归博士,4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生3名,实现了人才引进上的突破。《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