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分享按钮
QC检测仪器网|www.qctester.com
首页: 产品中心: 资讯频道: 展会频道: 市场研究: 供求信息: 新品介绍: 企业名录: 技术文章: 检测机构
专家解答: 学会协会: 行业资料: 电子样本: 期刊书库: 资料下载: English: QC视频: QC杂志: QC访谈: 邮寄现场
注册会员 会员中心
登陆企业
仪器搜索
热门关键字: 量仪量具  无损检测  物理测试  力学测试  材料试验  光学仪器  设备诊断监测  表面处理检测  环境检测  化学分析  实验室仪器  仪表类  超声波探伤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3094 发布时间:2016-1-15 QC检测仪器网

  先简单介绍一下“工业×.0”:工业1.0是透过蒸汽机推动机械化的时代,简称工业机械化;工业2.0是由电力推动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时代,简称工业电力化;工业3.0是由电子信息技术推动工业进入自动化的时代,简称工业自动化;工业4.0则标志着工业进入智能化和数据化的新时代,简称工业数据化(或智能化)。

毋庸置疑,“中国制造2025”横空出世的灵感来自于德国。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构想的“工业4.0”,把这项原本的工业发展目标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德国政府为此计划投入达两亿欧元的资金作为铺垫,旨在保持和巩固德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并在新一轮工业数据化技术革命来临之际,抢占先机,成为这场工业化革命的领军者。其他发达国家也不甘掉队,近年来相继发布了促进各自国家经济总体实力增长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日本的“再兴战略”,韩国的“新增动力战略”等等。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爆出自己的观点说,只要工业4.0在全球铺开,中国制造业将全线崩溃、解体。这一观点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我们姑且不要去急于站队,表示支持或反对,单就中国制造的现状而言,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尽管国内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现在已然位居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成为世人瞻目的“世界工厂”,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知道自己的软肋何在,中国的制造业,说句实话,那不是真正的制造业,直白一点儿讲,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组装业,仿造业,性质上就是一个投机业。这样一个产业,它会有独立的研发吗?会有原创的技术吗?会有核心的材料吗?会有关键的设备和部件吗?它会保护知识产权吗?归根结底,它会有创业和创新精神吗?真正的创业是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业,真正的创新是拿出别人没有的好产品,以此立足于天下,服务于大众,而决不是借一时之机,靠坑蒙拐骗,获取一时之利。

看看我们的制造业,很多中小企业还处在“手工作坊”式的时代,贴近工业1.0,大中型企业有“规模化流水线”,算是工业2.0时代,而作为全球产业链最底端的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挤不进工业3.0里面去。

目前的中国制造业,已经无法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继续走下去了,经济不振正席卷全球,出口下滑,内需不足,产能严重过剩,整个产业面临着生死抉择,继续死守低端,大量浪费资源去生产那些质量低劣,价格也不再便宜的传统产品,是绝对没有活路的。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低端产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转移,外资也大批撤离,以往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而在中高端产业上,雄居前列的欧美日等国始终掌握着当今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命脉,我们追赶乏力。

那么中国如何走出制造业的困境,在十年内如期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呢?

首先必须要丢掉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空想。现在政企界都有一个跟风表态,上唱下和的不良风气,上面喊“2025”,下面也都跟着喊“2025”,这不是说振兴民族制造业有什么不对,关键是大家都习惯于空喊,而缺乏实际有效的计划与行动,没有人认真去想一想我们的问题究竟在哪儿,如何去策划和落实这个目标。“2025”是个好东西,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是没有近路可抄的,必须扎扎实实地修路,一步一步地前行。从工业2.0是不会飞跃到工业4.0的,那只是一个传说,工业制造技术与社会文化一样,是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就好比一个类人猿,他是不可能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凭空创造出一个现代社会来的。不可否认,当今世界信息交流及互动往来非常活跃,我们从中可以获得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对我们自身发展助力很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饭,国外的核心技术是有产权保护的,是需要花钱来买的,而且有些东西就是你想花钱买,人家也不会卖给你,因为你是受限制的国家,所以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修自己走,这是回避不了的。

丢掉不切实际的空想,接下来要理清楚,我们当务之急应该做哪些事情,哪些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且这一切不能流于空谈,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落实。笔者参考了各界有识之士的见解,觉得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提升,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很多,有标更有本,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才可能见效。归纳起来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教育。这是一个大课题,产业要升级,人的素质是个根本,可以说,只有好人品,才能制造出好产品。现在大家谈制造业,常提到“行业自律”,怎么自律呢?说到底就是个人管好自己,这个没有一定的人性修养是做不到的。我们的产业队伍素质与国民素质一样,几十年来在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上基本是处于空白状态,政府不抓,社团不做,学校更是流于形式。这一点上,我们不比欧美,他们千百年来有宗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公民的文明素质很高,也自然带到产业素质里。

我们也有传统的价值体系,比如古代儒家讲的“中庸之道”,用现代白话说,就是“和稀泥”,不讲原则,没有底线,有纵容恶势力的倾向,宣扬“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混世思想,这对我们民族性格产生了极坏影响,它有效地维护了封建专制在中国的长期统治。到了近代,特别是文革期间,这一文化特点被推向极端,全社会丧失法治和秩序,“打砸抢”蔚然成风,“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痞子哲学大行其道,国民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被完全扭曲。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蓬勃发展,八十年代初中期倡导“五讲四美”,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随后“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严重滑坡,全社会腐败丛生,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渐成主导。

鲁迅当年疾呼的“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的重任,一百年后重新又摆在了我们面前。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千头万绪,从何做起?

首先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教育人?传统的儒家思想?共产主义思想?宗教思想?还是普世价值?大家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社会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做这件事,政府要做,社区要做,学校要做,家庭要做,企业要做,媒体要做,文艺要做……,这个单子可以继续下去,说到最后包括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其实每个人在自己做人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别人做人,大家共同形成的群体意识,最后才会塑造出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各家各派的思想可能不尽相同,但只要是以“爱”为中心,弘扬公正、包容、和平、自由的理念,我们都应当予以支持,任何的制度与政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只要它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需要并创造一个有平等机会的社会,我们就应该支持它,促进它。

现在政府厉行反腐,力求扭转社会风气,这是好事,治国先治吏,也是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可以藉此做突破口,全面推进国民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社会进步靠的是民主与法制,真正的素质提升,靠的是心灵的成长。

在大力开展国民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各种职业技能教育,国家应通过立法让企业担当起岗位技术培训的责任,使人才的流动不影响人才的打造。企业经营者要营造出平等、公正与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把企业当做是自己的大家庭,彼此间相互帮助,密切协作,生产出最好的产品提供给社会。

二、 法制。我国现行法律体制尚不健全,有许多空白点,比如协会没有协会法,社团没有社团法,产品质量法过于空泛,可操作性不大,急需改进,而且我们的执法能力太弱,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对于不法企业生产劣质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打击力度太小,这一点应该学学国外的经验,要让违法企业付出超额成本,罚它个倾家荡产,决不姑息,不能让法律沦为一纸空文。

对于因产品质量问题危害公众利益及人身安全的行为,应上升到危害公共安全的层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比如在食品、建筑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严重的领域。

另外我国的产业标准长期滞后,这也是一个不容拖延的问题。我们不能低估标准在产品质量中的重大意义,标准对于产品的关系,相当于法律对于人的关系一样,好的、健全的法律制度,能够造就出好的公民,同样,好的、健全的标准能够打造出好的产品。

追溯历史,早期德日制造的东西质量并不是很好的,在1876年美国费城的世界博览会上,德国制造就被贬为价廉质低。英国甚至专门通过一个《商标法》,要求所有进口商品标明产地,想借此将劣质的德国货排挤出去。从此德国政府和企业界痛定思痛,全面建立了“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坚持严格执行,最终实现了“德国制造”质的飞跃。

一百多年前,德国人用“法律+标准+质量认证”,实现了德国梦,当今的中国就不能借助德国人的经验,去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吗?

三、 平台。创新如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去脚踏实地的做,必须搭建起三个平台:一是资金平台,这是创业启动所必需的,也是最为困扰创业者的大事之一。传统上,中国的银行是不支持中小企业的,它宁可把钱象打水漂一样扔在国有企业身上,没办法,央妈要照顾他们嘛。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由政府主导,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资金平台,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广开融资渠道,充分保证创业创新的顺利进行。银行的信贷政策要改变,不能仅在放贷收息上做文章,完全可以采取入股,参股的办法,现在到处讲创新,金融也需要创新。在合法有序的基础上,要放开民间融资,不要动不动就以“非法集资”的罪名打压,当然真正的骗子也不能放过。证券融资,IPO,风险投资等等手段,全部使出来,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极致,不要一提防范“金融风险”,就畏首畏尾了。

二是技术平台,也可以叫做项目平台,就是让掌握技术的一方与投资创业的一方实现有效的对接。平台可以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的应用价值,做前期的评估和筛选,减少双方合作过程中的无用消耗。现在政府讲求简化职能,联合办公,不妨把这两个平台放到一起,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条龙服务。

三是研发平台。创新来自于研发,但研发不是谁想做都可以简单做的,除了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其他软硬件条件的配合,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来说,这可是一道高墙。创业需要很大一笔资金,而且企业如果各自分散投资,闭门搞研发,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资源消费。

国外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各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可以联合起来,组建一些大型研发平台,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平台大家共享,让大家不仅愿意去创新,也有条件去创新,这样创新才能落到实处。

现今世界,已经把创新当做是衡量制造业强国的标准,德勤《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的分析结果显示,德国的创新指数为9.47,美国为8.94,日本为8.14,我国仅为5.89。这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基本上是处在仿造阶段,企业的创新动力严重不足,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努力,我们国家每一个公民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这是我们全民族的大事业,大工程。 (高屹/文)

 相关信息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市场研究 行业资料 技术讲座
展会知识 战略合作 技术标准
展会资讯 更多 
遇见未来实验室,共探科技新纪元 20
VisionChina2025(上海
AMTS & AHTE South
科技盛典,洞“析”奥秘 2024慕尼
2024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逛
距离2025最近的一场电子信息行业盛
观众登记启动|优解制造未来,锁定20
聚力向新,抢抓3月机床采购季
开幕倒计时8天,第104届中国电子展
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 展
矩阵
行业资讯 更多 
“点亮梦想之光”青少年科教公益行进博
进博快报 | 瑞典商会领导嘉宾到访海
擎画未来 千人齐聚「蔡司全球质量创新
“组合拳”出击!突破电池膜球面高精度
数字驱动产业升级 | 第四届产品数字
创新交锋 蔡司全球质量创新峰会剧透第
30周年 | InnovMetric
守护生命之盾:医疗器械行业的质量精准
海克斯康亮相航空计量测试与检验检测发
航空业案例 | 三维扫描和增强现实技
权威!海克斯康QUINDOS软件荣获
2024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公布
热销仪器
检测仪器 检验仪器 测量仪器 测试仪器 无损检测 无损探伤 材料检测 材料试验 检测材料 几何量仪器
邮箱:(E-mail)QCtester#126.com   京ICP备12009517号-5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4614
北京考斯泰仪器信息有限公司   电  话:(Tel)010-58440895 /   
Copyright © 2009 QCtester.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QC检测仪器网 版权所有
检测仪器备案信息  检测仪器行业  测量仪器  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