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传统家庭,自幼便熟读四书五经,有着一份心忧家国的君子情怀;
他求学至西南联大,战火中依然刻苦读书,希望用知识点亮人生的光明;
他工作于工厂高校,业务上理论联系实际,博得工友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我国著名的精密仪器专家吴又芝。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救国书
1919年6月16日,吴又芝出生在一个北方传统的旧式大家庭里。这是一个满族家庭,在他的记忆里,最初是和父母、三个哥哥及两个姐姐住在一起,后来又有其他亲戚相继搬来。因此,屋里最多时能有二十多人。全家住在北京宣武门外兵马司中街十一号。
对于孩提时代的吴又芝而言,生活并不很幸福完满:母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曾任北洋政府的公职人员,但由于时局风云变幻,母亲病故不久之后父亲就失业了。迫于生计,大哥远赴关外谋生,到当时的东北交通中学当教员。后来,父亲也因肺病而撒手人寰。
吴又芝没有上过小学,深受传统教育浸染的父亲认为:只有读四书五经才算读书。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在家督导他读些古书,如四书五经、颜氏家训、二十四孝图等等,吴又芝都能烂熟于心。大家庭压抑的氛围,缺乏母爱关怀的失落,传统教育严苛的熏陶……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吴又芝养成了沉默寡言、随遇而安的性格。同时,江河日下的社会时局,传统教育中兼济天下的君子情怀,病中的父亲心忧家国的声声叹息……这些所见所闻也都冲击着他默然但并不冰冷的胸膛。父亲过世后,早熟早立的吴又芝给自己立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救国书”的誓言。为了能够进一步学习深造,他开始补习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科目。
1931年,吴又芝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学期间,他与“中国交响乐之父”、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开拓者、天津大学教授许镇宇以及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袁汝庸、吴植楷等人成为同窗好友,经常一起读书交流,以及打网球、下棋等娱乐活动。在当时,北师大附中的读书风气比较浓厚,像数学、英语(精品课)等科目的笔记分量很重,因此,虽然没有读过小学,但是吴又芝在中学打下的基础十分牢固。彼时学生运动已经非常活跃,但与很多高调的热血青年不同,吴又芝主张“读书第一”、“唯读书方能救国”。当时,袁汝庸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校方开除,吴植楷因同情袁汝庸而主动退学,在当时的吴又芝看来,是很为其惋惜的。在他的心里,一直的愿望是学习一门专业技能,脚踏实地的改造中国。“实事求是,读书报国”,是吴又芝在同学们的回忆中所打下的深深烙印,而这样的风骨与见识从此亦与他伴随一生。
坚决不做亡国奴,北平退学投西南
1937年7月7日,华北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在宛平城生事,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当时,正值吴又芝中学毕业,本来投考的清华大学因战火已迁至湖南长沙,所以他只能失学在家。虽然遭逢战乱,但吴又芝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专心在家复习功课。1938年暑假,吴又芝投考了伪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此间,目睹日本侵略者倒行逆施,华北大地惨象环生,吴又芝的内心异常愤懑忧虑。强烈的家国情怀、对侵略者的切齿仇恨,让他无法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上汉奸学校没有出路!当亡国奴没有出路!”吴又芝的内心在呐喊。在这样的信念下,在北平大学工学院入学不足三个月,他便毅然退学,和当时很多有志青年一样,踏上了奔赴西南联合大学求学的旅途。
1939年,吴又芝辗转跋涉数千里来到昆明,考入西南联大数学系。后来,他考虑当时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对于报效祖国可能更为快捷,因此在1940年转入机械系。课余时间,吴又芝不问政治,不搞业余爱好,却坚持在昆明的天南、天祥等中学兼课,甚至于每周日坐火车到城外的塞珠营及桃源村去兼课。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后方的经济形势吃紧,兼课教书能缓解一时的生活拮据;另一方面,吴又芝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读书救国”的信念,希望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大后方的孩子们带去文化知识,为这黑暗的时代点亮一片精神的光明。这种上课与“教课”同时进行的模式,吴又芝一直坚持到了大学毕业。
在西南联大,从不问政治的吴又芝却参加过一次游行示威,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形势危急。为避免寄居在香港的军政要员和文化名流成为日军俘虏,国民政府加派了航班将这些要人抢救回内地。不料在最后一个抢救的航班上,没有看到被困的人员,反倒是看到了孔祥熙家二小姐的几只洋狗和大批箱笼。身为国民党要员的孔祥熙,不顾军政要员和文化名流安危,反倒用飞机抢救洋狗和财产,引起舆论的一片喧哗,也让西南联大学生犹感愤恨。他们展开了“倒孔行动”,走上街头对其进行抗议。在吴又芝看来,这些贪污分子不除,报国无望,于是毅然参加了这次游行。
“大师傅”能文能武,教书治学见真章
大学毕业后,怀着报国的信念,吴又芝在桂林中央无线电厂找到了一份工务员的工作,主要是试制750瓦的小型汽油发电机。工作一年后,正值桂林撤退前夕,形势十分紧张,他便转至成都航空委员会无线电厂任机械员,主要是负责维修内燃机。抗战胜利后,他又来到汉口,在国民政府空军第八地勤中队担任少尉机务员,负责修理小型汽油发电机。通过在这些工厂的工作,吴又芝积累了大量的一线工作经验。遇到问题不空谈,而是亲自动手解决,体现了他能“武”的一面。
1947年,在时任北洋大学水利系主任常锡厚的推荐下,吴又芝被聘为北洋大学教师。最初,他因工作经验丰富,被学校安排负责实习工厂的工作。1955年暑假后,经过他的努力,进入了精密仪器教研室授课教书,并负责教研室电学组的教学管理工作。关于大学期间该如何学习的问题上,他常常对身边的学生说:“在大学里做学问就是四个字:问人,查书!”短短四个字,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意。
初见吴先生上台讲课,大家都笑谈“来了一位大师傅”。大概是因为吴又芝身高体胖,为人谦和,所以就有了这个不失诙谐的“大师傅”的称谓吧。“大师傅”讲起课来可不含糊。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吴又芝一站上三尺讲台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据当时的学生回忆说,精密仪器系的老师大多善于讲课,而吴又芝先生讲课更是尤为精彩。由于长期在工厂工作,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因而授课时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吴先生善于打比方、举例子、讲笑话,深入浅出地讲解机械原理,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而他的《机械原理》则成为了当时精密仪器系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而这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便是由南京工学院黄锡恺教授编写、吴又芝教授审阅的。
除了做好机械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外,他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科研工作。他通晓英文、俄文,能够熟练的阅读外文文献,便于了解世界前沿的学科知识。他曾经在天津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轮廓计的主要线路》、《量仪杠杆机构的仪器方程式》等文章。从1959年开始,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了一批仪器仪表骨干力量,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革”开始后,吴又芝被诬蔑为“黑帮”、“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并被多次进行批判。但他依然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长期带病坚持工作。1974年7月,他因长期的迫害而病死,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后记: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我们并没有找到吴又芝先生太多的资料。仅能凭借档案材料和少数师生的记忆来还原这位老先生。但仅从这少量的文字与只言片语中,我们便可浮现出一个身高体胖、笑容可掬、讲课诙谐幽默、动手能力又极强的形象。这一辈的学者,生于乱世,长于战火,后又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能够抓住一切时间去求知,去进步,去提升,这种坚强奋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