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某单位曾购买使用过4台国产刀式研磨仪,因质量问题,仪器常常损坏又维修不便,所加工的颗粒不符合实验要求,现在已全部无法使用。经向当地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咨询了解,得知他们使用的都是德国Retsch刀式研磨仪,并反映该仪器实验效果很好而且不易损坏,故申请单一采购,进口这款仪器,采购预算为69640元。
刀式研磨仪及磨料(花生)
读到这则消息以后,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刀式研磨仪这东西并不是什么高端产品,原理上与国内家电市场卖得火爆的豆浆机大致相同,它的功用就是对食品样品进行粉碎和均质化处理,在几秒钟内将样品粉碎至可分析细度,粉碎的结果达到均质化程度。现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所以有很多地方需要配置这种仪器进行检验检测,如各级质检机构和生产企业都需要用到它。
“中国制造”发展了这么多年,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口号也喊了这么多年,现在李克强总理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但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总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呢?也许许多人都会找出借口说,研发和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具备各种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云云,讲出一大堆理由,但真正的创业者,首先必须要打破“条件论”。当年的“两弹一星”,“石油会战”靠的是什么条件?那时一穷二白的,靠的就是一股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用当时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来说,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星移斗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号称“世界工厂”,但距离制造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的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条件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但弹指间却已没有了昔日创业者那样的抱负与情怀,这种精神上的缺失才是造成中国制造难以跨越的巨大鸿沟。
随便接触一下中国企商界人士,难得遇到一个有长期创业规划,不计眼前利益而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大多是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逐利庸人,他们关心关注的永远是“钱”,每个脑袋都削得尖尖的,哪个行业有钱赚,赚得多,就随时往哪里钻。凭借这些人等,还妄谈什么产品创新,质量升级和品牌打造,扎实创业只能是一句空话。不难想象,凭借这些人等,“中国制造”只能成为应景之作,只能成为他们捞钱的工具,于是乎“廉价低质”甚至“假冒伪劣”自然成了“中国制造”的代名词。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一时间围绕这一主题,许多人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但大多只是说出个皮毛,没有触及根本。真正的治本之道在于“人品制造”,这才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关键所在。
“人品制造”从产品提供者的角度上,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和具备一点基本的人性常识:
首先要深刻领悟“害人终害己”的道理。在一个无神论者占多数的中国社会里,提出“顾客就是上帝”这样的口号没有意义,他们不尊天地,也不敬鬼神,但基本的自然规律他们还是会相信的,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因果律,孔夫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你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只能蒙人一时,只能获一时之利,到最后,没人再买你的帐,你即没人品又没信誉,你自己最终也会同样被劣质商品蒙骗,自食其果,给出的是什么,收到的也是什么,这是自然法则。所以你自己懂得要买名牌,知道人家质量过硬,你觉得踏实,那么你自己生产的东西也要讲求质量,要树造品牌,要让消费者放心,这样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三国时刘备教子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国制造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不能一心只想着要造一架大飞机,可连一个起落架都还造不出来。上述的刀式研磨仪就是一个实例,这样一种并不复杂的小仪器,国内生产厂家不在少数,价格确比国外品牌便宜,一两万元就能买到,可买到手怎么样?质量低劣,根本没法用,只能做个摆设,当个模型。但愿生产这种仪器的厂商能读到这篇文章,看他的脸往哪里放,连这么个小仪器都做不好,遑论生产高端产品?遑论振兴民族制造业?
大家都知道中国制造的软肋,就是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依赖国外,可还有一个被人忽视的重要问题是,在不核心的技术和不关键的零部件上,中国制造的东西也不尽如人意!也经常“掉链子”。这就引出了我要对中国产业人说的最后三个关键词:觉悟、真诚、责任!
觉悟:懂得人人如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你自己。
真诚:展露真实状况,蒙骗他人就是蒙骗你自己。
责任:责任在于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高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