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济南的曹凯,夜生活并不丰富,每天睡前都会摆弄一下多功能的手机,“眼睛感觉不行了,而且越来越觉得不上网好像少了点什么,没有一点睡意”。于是他下定决心每天晚上睡前关闭3G网络,10点半后不再上网刷微博。
正在买手机的侯敏说,她已经忘了用过多少手机了,但智能机是第二部,“现在都在用智能机,功能多啊,方便快捷,比如说微信,装了基本就把电话费省了”。
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第一个手机用户,如今,已跻身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201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达到3.8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2.7%。
这个市场仍处在飞速的成长期。工信部今年7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的销量增幅超过了25%。
与智能机的火爆相比,传统功能机应者寥寥。中国顶尖的电子产品连锁企业苏宁和国美设在济南的手机卖场里,功能机基本无人问津。
智能化手机在中国爆炸性的普及也让很多人突然感到,与手机最初仅仅在通讯领域带来的革命不同,整个社会生活悄然无声地被开启到一个智能“模式”,这个模式既带来便捷也让人产生一些忧虑。
媒介调查机构——群邑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智能手机通过其特有的方法已逐步深入到用户私生活领域:66%的受访者表明曾通过手机与另一半分手,91%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用手机看时间,73%的受访者扫描过QR码,50%的受访者会通过智能手机与电视节目进行互动。
然而,智能手机的深度介入也衍生了淡漠人情、沉迷网络、丧失注意力、增加疲劳感等负面问题。
网络上的一则微博侧面印证了这些问题的存在:“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一种可怕的习惯,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摸摸手机在哪里,晚上睡之前最后一件事还是玩手机,似乎离了手机就与世隔绝一般的孤独!”
群邑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调查显示,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并因此推迟入睡时间,即出现了所谓的“第二十五小时”。
“大家本来见面的机会就少,偶尔一起吃饭时,都各自玩着手机,很多人都说手机疏远了人际关系,”曹凯说,实际上智能手机的应用相当于在传统的人际交往圈外又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并对原圈子进行蚕食,如果你不能加入新的圈子就最终会被孤立。
专门开发手机应用的北京发现角手机研发工程师徐孝南说,人们对智能手机一些热门应用的依赖,表明这个群体中存在相应的需求,比如他们开发的一款专供情侣私密联系的软件“微爱”就特别受到“异地恋”年轻人的欢迎。
“还是要积极地看待智能手机给中国人带来的变化,不应将所有的不良影响归结为机器本身,即便智能手机不出现,也会有其他替代品。手机使用者应更多地自律,科学的利用好这个现代化工具。”徐孝南说。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马广海认为,智能手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不必将其视作洪水猛兽。用发展的眼光看,现在去判断这种改变对中国人来说是好是坏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