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中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进展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2555 发布时间:2011-12-12 QC检测仪器网 |
沈功田(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100029)
摘 要: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在我国日常产品质量检验和大量在用工业和民用设备的检验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历史、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及统计、学术会议和仪器展览情况、标准现状、仪器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人员教育现状、目前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拥有近17万无损检测人员和2000多家无损检测机构,2007年无损检测仪器的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左右,大专院校每年培养近千名无损检测专业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我国不仅对常规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和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对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也有大量的需求。我国已成为一个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的巨大市场。我国的无损检测工作者已经在许多技术和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成功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无损检测;评价;综述;
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开展了电力、冶金、机械和汽车制造等许多大型工业项目的建设。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等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自1954年开始由前苏联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逐步引入中国[1],并得到广泛应用。1957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超声波探伤仪[2],1964年研制出管材超声自动探伤系统[2],198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3,4]。
1958年中国开始生产工业射线检测用胶片[5],1960年研制出第一台轻便型60Co源γ 射线探伤机[6],1964年研制出第一台X射线探伤机,1991年研制出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1993年研制出γ射线1962年开始生产渗透探伤剂产品[9]。
1960年涡流检测技术引入中国[10]。1962年研制出第一台涡流检测仪,使涡流检测技术在中国得到推广应用。199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数字化、多频和多通道涡流检测仪,2000年研制出首台金属磁记忆诊断仪,2002年研制出管道和钢板腐蚀漏磁检测仪和专用钢焊缝表面裂纹涡流检测仪[11]。
1973年,声发射技术引入中国[12]。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陆续研制出单通道和六通道声发射仪,1986年研制出36通道声发射仪,声发射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和压力容器领域得到推广应用[13]。
1996年研制出基于PC/AT 总线和Windows界面的多通道声发射仪,1998年研制出数字化全波形多通道声发射仪[14]。
1978年11月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成立,到目前已成立26个地方分会,会员达三万多名[15]。 20世纪70年代,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引入中国[16]。1978研制出红外热像仪[17],目前该技术在电力和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2无损检测人员和认证机构中国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认证由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和8个有关政府机构或工业部门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和考试委员会分别独立进行。据2007年底统计,各部门颁发的目前仍然有效的无损检测III级人员证书达8700多个,I级和II级人员证书共255400个。
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目前采用ISO9712标准进行人员资格认证。总部考试中心负责III级人员的考试,授权的地方考试中心负责I级和II级人员考试,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秘书处统一证书的发放和制作。其它开展无损检测人员考试和认证的8个主要政府机构和工业部门也各自制定了本部门的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表1)。
3无损检测学术会议与仪器设备展览中国无损检测学术会议主要由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其下6个技术委员会和26个地方学会分别举办。
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每三~四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并同期举办展览会。最近于2003年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无损检测会议共收到论文429篇,参加代表近500人。
学会下设的6个技术委员会(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电磁涡流、声发射和非常规)分别组织召开全国性专业会议,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规模为60~150人。
各地方分会组织召开地区性无损检测学术会议,一般每四年召开一次,会议规模为100~300人。
自1995年开始,每年秋季在上海举办一次中国国际质量控制技术与测试仪器展览,展览为期3天,参展商多达100家,观众多达上万人。此外,在北京、广州、天津、沈阳和成都等城市也有不定期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展览。
表1 政府和各工业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证书数量统计 政府/工业部门检测对象NDT 方法颁发证书数量/个 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焊 缝、锻 件 (板 材、棒 材 和型材)、铸件和管材 UT,RT,MT 和 PT共发 证 43000 余 个,其 中 I 级 3000余个,I级30800余个[1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UT,RT,MT,PT,ET,声发射和红外I级:4026;I级和 I级:125610 铁道部机车车辆和铁轨UT,RT,MT,PT 和 ETI级:400;I级和 I级:62000 工业和信息部 航空、航天及兵器设备UT,RT,MT,PT,ET,声 发 射,泄 漏,目 视,CT 和 HS I级:150;I级和 I级:5850 环境保护部核工业设备UT,RT,MT,PT,ET,泄漏和目视I级:161;I级和 I级:5729 水利部水利电力设备UT,RT,MT 和 PTI级:90;I级和 I级:1250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用航空设备UT,RT,MT,PT 和 ETI级:67;I级和 I级:918 电力工业发电设备UT,RT,MT,PT 和 ETI级:700;I级和 I级:5600 船舶工业船舶UT,RT,MT 和 PTI级:110;I级和 I级:8390
4无损检测标准[19]目前中国的无损检测通用方法标准由中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制定,具体的产品检测标准由中国各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制定。
SAC/TC56秘书处设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来自全国的51名委员参加了10个标准工作组(射线、超声、表面、涡流、声发射、红外、泄漏、人员、ISO/TC135和ASTM E07委员会工作组)。
SAC/TC56目前共制定和颁布了47个国家标准,包括NDT 人员资格鉴定标准、NDT 通用规则标准和通用术语标准各1个;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声发射、中子、红外和泄漏术语标准共9个;射线检测方法和设备标准11个;超声检测方法和设备标准8个;磁粉、渗透检测方法和设备器材标准11个;声发射探头测试方法标准2个;泄漏检测、应力测试和金相检测方法标准各1个。此外,SAC/TC56还制定了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的机械行业检测方法和器材标准30个。近年来每年制定或修订标准10个左右。
我国其它工业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总共制定了91个国家和314个行业的各种产品的无损检测标准(表2)。
表2 中国无损检测标准制定情况统计 序号代号标准类别标准数量/个 1GB国家标准138 2GJB国家军用产品标准26 3CB船舶工业标准14 4DL电力工业标准17 5EJ核工业标准26 6HB航空工业标准42 7HG化学工业标准2 8JB机械工业标准110 9JG建筑工业标准2 10MH民用航空工业标准6 11MT煤矿工业标准2 12QB轻工业标准2 13QJ航天工业标准31 14SY石油天然气工业标准20 15TB铁道工业标准33 16YB冶金工业标准11
5 无损检测设备的制造和销售5.1 中国无损检测设备的市场分析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每年有许多石油、石化、电力、交通、冶金和汽车制造等新的大型项目开工建设,无损检测需求大量增加。另外,中国政府对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每年有大量的在役设备需要进行无损检测。据估计,中国现有从事无损检测技术服务的检验检测机构近2000家,有20000多家机械制造和安装企业拥有自己的无损检测队伍。因此,中国每年对无损检测仪器的需求十分强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7年各种便携式无损检测设备的市场销售总额共计9.3亿元人民币(表3)。
表3 2007年中国无损检测设备销售情况统计
序号无损检测设备分类销售数量销售金额 /万元 1声发射仪1500通道2100 2涡流检测仪500台14000 3磁粉探伤机10000台4900 4渗透探伤器材/7000 5射线探伤机430042000 6超声探伤仪300013000 7超 声 导 波、超 声 成 像、红 外、脉 冲 涡 流、激 光 等 先 进无损检测仪器设备 60~80台套 10000
表3销售的3000台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中,特检行业购买约600台,电力行业约500台,铁路约400台,钢铁行业约300台,机械行业约300台,石油化工约500台,航空航天约200台,其它行业约200台。从近三年的发展趋势看,钢铁、石油化工和机械行业的需求增长较快,其它行业相对稳定;航空航天及核工业以高端产品为主,购买进口设备较多,数量虽少,但价格高昂。
表3销售的4000余台便携式X 射线探伤机中,进口设备约500台,大型移动式X 射线探伤机200余台(进口50余台),γ射线探伤机100余台。
5.2国内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生产现状目前,超声、射线、磁粉、渗透、涡流和声发射设备在我国均有制造厂家。
主要的超声波探伤仪制造公司有10多家,专业超声波探头制造公司有5家。目前所有的超声波探伤仪均为数字化产品,但还没有商品化的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销售。另外,1家公司能够制造电磁超声波探伤仪,1家公司能够制造具有TOFD 功能的超声波探伤仪,8家公司专门生产超声波测厚仪。
主要的X射线探伤机制造公司有25家,γ射线探伤机制造公司有4家,专业γ射线源制造公司2家,工业X射线探伤加速器制造公司2家,射线探伤胶片制造厂2家,X 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制造公司4家(但所用CCD和CMOS成像元件需要进口)。
主要的磁粉探伤机制造公司有13家,可以制造大型床式固定磁粉探伤机和便携式磁轭磁粉探伤机。主要的渗透探伤剂制造公司5家,可以制造普通和核用级渗透探伤剂。
主要的电磁(涡流)检测仪器制造公司有10家,产品多为数字化多频多通道涡流检测仪、远场涡流检测仪、漏磁检测仪和磁记忆检测仪。
主要的声发射检测仪器制造公司有2家,产品多为数字化全波形多通道(2~128通道)声发射仪。
5.3国外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在国内的销售状况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无损检测仪器和器材制造公司均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或代理机构,这些公司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和以色列等国家,其办事处或代理机构大多设在北京和上海。
通过这些办事处或代理机构中介,我国每年进口大量无损检测仪器和器材,包括射线探伤机、射线检测胶片、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便携式磁粉探伤机、涡流检测仪和声发射仪。另外,进口的射线检测实时成像系统、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系统、C扫描超声波检测系统、TOFD 超声波检测系统、超声导波检测系统、油罐底板漏磁检测系统、管道漏磁检测系统、脉冲涡流检测系统和磁记忆检测仪等高新无损检测技术设备数量也十分庞大。
6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有18所大学和6个大专院校开展无损检测专业的高等教育工作,每年培养340个大专毕业生、400个本科生、140多个硕士研究生和40多个博士研究生。南昌航空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是开展无损检测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力,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重庆大学等是开展无损检测专业硕士和博士究生教育的主力。另外,来自中国科学院、机械行业和航空航天行业的10多个研究所每年招收约60多个硕士研究生和20多个博士研究生。在国内目前强大的人才需求面前,每年我国的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几乎供不应求。
7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7.1 射线检测技术[21]目前,我国射线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线成像缺陷自动识别技术、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CR)、射线实时成像技术(DR)和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兰州三磊公司、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和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CSEI)已经开发出射线实时成像系统,被成功应用于钢管和石油液化气钢瓶制造厂的焊缝快速检测。清华大学成功开发出集装箱的快速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海关的货物检查。中国科学院高能所、重庆大学和西北大学已成功开发出γ射线CT检测设备,工业X射线和高能X 射线(2~9 MeV)CT 设备,已被应用于精密铸造和焊接部件的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和结构分析等领域。
7.2超声检测技术[3,22,23]我国超声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检测方法研究和设备研发。在设备研发方面,主要为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TOFD 超声检测系统、超声成像系统和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在检测方法和技术研究方面,主要针对自动超声检测技术、超声成像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TOFD 超声检测技术和超声导波检测技术。
继武汉中科公司于1988年开发了我国首台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后,目前我国有10多家公司能够生产便携式和多通道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通道数最高可达128个,采样率最高可达100MHz。这些系统主要被应用于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火车车轮、石油钻杆和汽车关键部件的自动化检测。
目前TOFD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包括设备开发、信号分析和处理、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压力管道安装和水电设备的安装检测。目前,10多个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厂已经购买了TOFD检测设备,开展厚壁锅炉压力容器的焊缝检测;5家检测机构已经制定了TOFD检测企业标准,并得到我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备案批准,开展了大量TOFD检测技术服务。2005年,武汉中科首先开发出HS800型TOFD 超声检测商品化设备,目前该公司已与CSEI合作开发出适用壁厚6~400mm的新一代多通道TOFD检测设备。
CSEI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机构。自2002年开始开展了大量TOFD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并牵头制定了我国承压设备TOFD超声检测标准草案。2003年,CSEI采用自行开发的TOFD超声检测设备,检测了西气东输管道数百处焊缝返修部位;自2007年起,CSEI采用OmniscanMX、Isonic2005和HS800型仪器进行了36台反应器和换热器、22台400~3000m3 球形储罐和14台100000m3 大型常压石油储罐的焊缝检测,检测壁厚为28~340mm。
近年来,我国从英国TWI、Guided Waves公司和美国西南研究院进口了10多台超声导波检测系统,用于带保温层工业管道和埋地管道腐蚀缺陷的长距离检测。自2004年至今,CSEI已经成功应用TELETEST设备,检测了5条工业管道和27条埋地管道,发现了许多严重腐蚀性缺陷。另外,CSEI与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共同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已经成功开发出了基于磁致伸缩技术的超声导波检测系统样机,而且CSEI已牵头制定了压力管道超声导波和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方法标准草案。
7.3电磁检测技术我国电磁检测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涡流检测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和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
常规涡流检测仪器从模拟式到全数字化已经先后开发了五代,最近开发的仪器采用了包括DSP、阵列探头、多通道、数据转换和分析等先进电子与信息技术,推动了涡流检测技术在管道元件制造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和换热器的定期检验应用。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是近年来由国外引进的新技术。2005年,CSEI从荷兰RTD 公司进口了首台INCOTEST脉冲涡流检测仪,用于带保温层钢质压力容器和管道腐蚀的检测。该 设备最大可以穿透150mm 厚的保温层,可对6~65mm 厚的钢板进行剩余厚度测量,测量灵敏度达壁厚的10%。通过使用该设备,CSEI已成功检测了数十条带保温层的工业管道和100多台带保温层的压力容器,并发现了一些严重腐蚀性缺陷。另外,CSEI与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共同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已成功开发脉冲涡流检测系统样机,而且CSEI已牵头制定了带保温层钢腐蚀脉冲涡流检测方法标准草案。
漏磁检测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包括大型常压储罐底板腐蚀检测、管道元件制造过程的在线检测、钢丝绳检测、石油钻杆的检测和无保温层工业管道的腐蚀检测等。在大型常压储罐底板腐蚀检测方面,我国一些检验单位从英国SILVER WING 公司引进了专用油罐底板漏磁检测设备,开展了大量的检测服务,也有少量单位从美国引进低频电磁涡流检测设备,开展检测应用;我国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爱德森公司和大庆石油学院近来也先后开发了大型常压储罐底板漏磁扫描检测仪器,并在检测现场得到成功应用。自2003年开始,CSEI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开展大型储油罐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
该项目设计和制造了大量试板,对不同厚度钢板和不同形状的模拟腐蚀坑人工缺陷的漏磁信号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形成了JB/T10765—2007《无损检测 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标准。另外,华中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还分别开发了石油钻杆和压力管道元件的漏磁检测设备,并在我国油田和钢管制造厂得到大量应用。在钢丝绳检测方面,我国主要有5家公司生产和销售漏磁检测仪,钢丝绳检测的国家标准也于2008年初完成报批稿。
磁记忆检测技术于20世纪末由俄罗斯引入我国,清华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厦门爱德森公司也于2000年开发出面向市场的磁记忆检测仪器,随后,清华大学和CSEI也先后开发出磁记忆检测仪器。在应用领域,我国一些科研院所和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在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飞机、气轮机、风力发电机和桥梁等结构上使用磁记忆技术的研究,并得到初步成功。在俄罗斯的推动下,目前ISO 组织已制定和颁布了磁记忆检测术语和焊缝检测的国际标准,CSEI已牵头制定了《无损检测 磁记忆检测总则》标准草案,磁记忆检测术语标准也正在制定中。
7.4声发射检测技术声发射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末引入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石油、石化、电力、航空、航天、冶金、铁路、交通、煤炭、建筑、机械制造与加工等领域。全国约有40多个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从事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钢结构、压力容器、飞机、岩石、水泥、仪器开发和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60多个检验检测机构,近20个Ⅲ级和400个II级人员能够从事声发射检测工作。
目前进行的声发射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常规参数分析、时差定位、关联图形分析、频谱分析、小波分析、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糊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24-27]。
我国声发射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压力容器检测。目前我国有50多个检验机构300多个持证人员从事压力容器的声发射检测工作,超过70%的多通道声发射检测仪用于压力容器检测,检测数量达500~1000台/年。同时,声发射检测技术也应用于飞机结构疲劳裂纹的萌生与生长监测,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于1983年就开始了此项工作,近十年来空军第一研究所耿荣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先后对多架飞机进行了整机疲劳试验的声发射监测,提前发现了部分螺栓孔疲劳裂纹的萌生和发展,为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做出了突出贡献[13,28]。
我国于1984年由武汉大学开展研究铁磁性材料的磁声发射现象。在研究硅钢片的磁声发射特征后,沈功田与徐约黄发现180°磁畴壁的运动也可以产生磁声发射[29,30]的现象。随后,我国与英国学者合作开展了磁声发射和巴克豪森效应研究[31-33]。
7.5红外检测技术我国对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近30年的努力,红外技术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4,35]。电力系统是研究与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较早的行业。1975年西安热工所与昆明物理所等单位联合研制了我国第一台HRD1型红外热像仪,1996 年苏州热工所研制成功了HSY01型红外扫描测温仪。近20年电力系统引进了约60台红外热像仪,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裸露载流体及接头热状态的检测。
CSEI、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和天津石化公司等单位开展了金属试样、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缺陷的热传导分析、断裂力学和应力分析等方面的研究[36,37],并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反应器、加热炉和高温压力管道等设备开展了成功的红外热成像检测。
房屋热诊断技术正在我国逐步开展应用。采用红外检测技术可以诊断出建筑物外墙面的剥离、沙浆空洞、水渗漏、墙板渗漏的走水路线以及大型建筑 物输热系统的热损失等。另外,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印制电路板的故障检测、陶瓷工业和机械加工等方面也有成功应用。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开展了红外热波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8]。
在检测标准的制定方面,目前我国只有GB/T12604—1996《无损检测术语红外检测》和GB8174—1987《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标准。
在检测人员资格认可方面,2003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正式将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专业的无损检测公司可以从事压力容器的红外检测工作。自此,压力容器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工作已正式纳入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得到政府的正式认可。但由于缺乏检测标准,目前的人员培训和认证考核工作尚未开展。 8结语
(1)中国目前拥有近17 万无损检测人员和2000多家无损检测机构;2007年中国无损检测仪器销售总额达10亿元人民币;每年培养近千名无损检测专业毕业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无损检测仪器和技术服务的巨大市场。
(2)中国无损检测仪器制造公司众多,门类齐全。可生产常规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测厚仪、磁粉探伤机、渗透检测剂、涡流检测仪和声发射检测仪,设备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但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50%~70%,部分产品已出口国外。
(3)中国在许多无损检测新技术领域开展了技术引进、应用研究、检测标准制定和设备开发工作,这些新技术包括射线实时成像技术、超声TOFD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磁记忆检测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等。
(4)中国目前新开展的大型工程和建设项目众多,机械制造业十分活跃,除对常规无损检测仪器和技术有巨大需求外,对高新无损检测仪器和技术也有强劲的需求,因此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市场空间巨大。
致谢:本文的大量统计数据由十多位专家分别提供,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我参考文献: [1]陈祝年.开展无损探伤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理化检验通讯,1965,(2):20-23. [2]陈祝年.国内超声探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J].理化检验通讯,1964,(2):35-38. [3]沈建中,黎连修.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进展———学会成立20周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2):31-33.[4] 蒋危平,田建新,王子诚.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十五年技术进展[J].无损检测,2004,26(3):145-148. [5]郑世才.射线检测技术20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3):61-64. [6]太原重机厂中央实验室.自制轻便γ射线仪介绍[J].理化检验通讯,1963,(8):50-51. [7]上海革新机械厂.无损探伤设备简介[J].理化检验通讯,1966,(1):31-32. [8]陈健生,王海民,付 洋.磁粉检测20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4):91-95. [9]红安机械制造公司三十六研究所.着色渗透探伤法[J].理化检验通讯,1967,(4):35-43. [10]任吉林.涡流检测技术近20的进展[J].无损检测,1998,20(5):121-125. [11]刘 凯,沈功田.带防腐层焊缝疲劳裂纹的快速探伤[J].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4,20(6):29-33. [12]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无损检测的新方法———声发射技术[J].理化检验通讯,1977,(3):40-43. [13]耿荣生.声发射技术发展现状———学会成立20周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6):151-154. [14]沈功田,戴 光,刘时风.中国声发射检测技术进展———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J].无损检测,2003, 25(6):302-307. [15]徐永昌.学会20周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1):1-5. [16]胡海燕.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某些应用[J].无损检测,1979,1(4):15-17. [17]陈积懋.无损检测新技术20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7):181-185. [18]马铭刚,张企耀.我国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工作的进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学会成立20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20(8):211-213. [19]金宇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无损检测标准化体系[J].无损检测,2004,26(6):310-314. [20]沈建中.无损检测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技术[J].无损检测,2005,27(1):24-26. [21]郑世才.我国射线检测技术近年的发展[J].无损检测,2004,26(4):163-167. [22]周正干,冯海伟.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无损检测,2006,28(2):57-63. [23]罗雄彪,陈铁群.超声无损检测的发展趋势[J].无损检测,2005,27(3):148-152. [24]耿荣生,沈功田,刘时风.声发射信号处理专题综述[J].无损检测,2002,24(1-12):1. [25] 刘时风.焊接缺陷声发射检测信号谱估计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6. [26]戴 光.在用压力容器活性缺陷的声发射特性与模糊综合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系,1996. [27]沈功田.金属压力容器的声发射源特性及识别方法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98. [28] Geng R S.Evaluationoffatiguecrack growthinbulkheadboltofanaircraftusingacousticemission[C].Proceedings of14th WCNDT.India,NewDelhi:1996. [29] GongtianShen,YuehuangXuandShifengLiu.MagnetomechanicalacousticemissioningrainorientedandnonorentedFeSialloy[C].ProgressinAcousticEmission Ⅳ",9thInternational Acoustic EmissionSymposium.Kobe,Japan:1988. [30] XuYuehuang,ShenGongtian,GuoYing,etal.Aninvestigationon magnetoacousticemissionofferromagneticmaterialswith1800 magneticdomain wall[J].MagnetismandMagneticMaterials,1993,127: 169-180. [31] XiangrongMu,GongtianShen,XiulinZhangf> <184f> ,etal.Theinfluenceofmicrostructureon MAEandBNofdualphasesteel[C].ProgressinAcousticEmissionⅣ",9thInternationalAcousticEmissionSymposium.Kobe,Japan:1988. [32] HillR,GengRS.TheeffectofBarkhausenemission[J].NDT&EInt,1991,24(4):179-186. [33] TianGY,SophianA,TaylorD,etal.Multiplesensorsonpulsededdycurrentdetectionfor3Dsubsurfacecrackassessment[J].IEEE SensorsJournal,2005,5(1):90-96. [34]陈 衡.我国红外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激光与红外,1998,28(5):8. [35]梅 林,张广明,王裕文.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现状[J].无损检测,1999,21(10):1-8.[36] 沈功田,李 涛,姚泽华,等.高温压力管道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J].无损检测,2002,24(11):473. [37]沈功田,吴 彦,李 涛,等.热弹性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石油液化气储罐检测中的应用[C].全国第八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苏州:2003.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