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又在哪里?
日前,中国锻压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金向中国工业报记者透露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他表示,到2015年,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关键特种材料和基础制造工艺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将初步得到改观,锻压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将取得显著提升,同时,部分基础工艺水平将达到国际先进,并基本能满足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
“具体目标为平均能源消耗降低20%,平均材料消耗降低4%,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1倍,人员工资提高80%~100%。”张金干脆利落地为记者报出了四个数字。
此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曾表示我国锻压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生产率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大,高素质劳动力奇缺,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行业锁定五大技术趋势金属塑性成形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运输、能源、化工及国防工业的各种重大装备中,往往是重要承力件、关键传动件和安全保障件。例如汽轮机发电机的转子、叶片、叶轮,航空器起落架、涡轮盘,机车车轴、连杆,载重汽车的前轴、转向节,轿车等速万向节、覆盖件等。而在家用电器、计算机、办公用品和其他民用产品中,也大量采用各种锻压成形件。
“这些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对金属塑性成形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即精密化、数字化、高效化、轻量化和低消耗。”张金为记者详细解读了这五大技术趋势。
我国的锻压生产长期处于一种粗放状态,以能源消耗高、材料利用率低、环境影响严重为主要特点。为适应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行业对精密成形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迅速发展大量优质、高效、节能、省力的塑性成形新技术,实现工业界梦寐以求的‘净成形’的奋斗目标是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冷温、热精密成形技术、精密冲裁技术与装备的进步将成为精密化的核心。”
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再加上机械和控制技术的进步,金属板料无模成形有了新发展。目前典型的板料无模成形方法有旋压成形、成形锤渐进成形、多点成形和数字化渐进成形。据介绍,数字化渐进成形技术未来可以直接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飞行器、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制造上。
在国际锻压领域,面对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廉价且丰厚的劳动力资源竞争,发达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效率锻压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比中国锻压企业高出了数十倍,完全弥补了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竞争劣势。“例如可进行柔性冲压生产的大型多工位压力机,代表了当今国际锻压技术的最高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大型覆盖件冲压设备的最高发展阶段,也是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型生产的发展方向。”张金举例说。
至于轻量化,他解释说,用铝合金代替钢质零件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世界各国都把车辆轻量化摆在技术进步的重要位置,确定为技术攻关的主要战略目标。由于我国汽车铝合金只有简单零件实现锻造生产(年产量约3万吨),而复杂零件精密锻造还是空白,因此汽车轻量化的需求空间极大。
锻压行业是材料、能源等各类资源的消耗大户,亦是污染环境的源头之一。“未来锻压行业的发展必然是节能,低成本,注重保护环境,降低污染排放,生产过程科学化,企业文明现代化,以低消耗为载体,追求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张金强调。
将特别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采访中,张金还从关键产品、关键技术、关键材料等多个方面简明扼要介绍了行业“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任务。
“‘十二五’期间,行业将重点开发轨道交通设备等关键产品,着力解决包括大型整体构件近净成形技术,汽车覆盖件制造技术,自动化、高效加热设备,长寿命模具技术,润滑技术,大扭矩伺服驱动技术,锻压设备节能改造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锻压企业的生产全过程等关键共性技术及国内模锻行业需突破的重大装备等,并重点推广应用非调整质钢等关键材料。”
同时,未来五年,行业还将重点研发板管材充液成形及智能控制技术、大型薄壁结构件整体化成形技术、大型复杂结构件精密体积成形技术、大型压力成形设备智能化设计技术、多工位温锻工艺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线、流动控制成形工艺技术、船用曲轴全纤维近净成形技术、超高速级进冲压工艺、少无切削制齿工艺等新工艺技术,并重点推广温、冷锻模具制造技术、铝合金精密锻造技术等先进工艺。
“‘十二五’期间锻压行业也会面临许多挑战,例如专业化和规模化不足等。”张金坦承。我们需要在新的竞争压力面前,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更新发展模式和理念,抓住产业调整和发展转型的机遇,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这就需要我们注重材料变形参数的研究,并开发使用数字模拟成形技术,同时还要注重行业人才队伍特别是高素质劳动者队伍的建设。”
提及人才建设,张金一再对记者强调说,这是一个战略问题。“锻压产业目前奇缺高素质劳动力,如果人才短缺问题再拖上20年,那么,我国锻压产业将会付出巨大代价。”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