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西气东输一线投产时,天然气输配方面的权威资料上明确注明:“国内不能生产气体超声流量计。”时隔7年后,2010年,中国的权威计量专家们在南京宣布:“国产的气体超声流量计已通过工业化使用,其性能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国产气体超声流量计工业试用评审会评审专家组评语:“该流量计性能稳定,运行安全可靠,测试数据满足现场计量要求,填补了我国高压气体超声流量计的空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打破国外垄断、降低国家大型管道建设项目总成本、形成国产化能力做出了贡献。”
改写这一历史的就是中核集团上海浦原总公司下属的上海维思仪器仪表公司。众所周知,精确计量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是业内实现公正贸易、公平结算的前提。但是,懂行的都知道,流动气体的精确计量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天然气,由于其构成成分比较复杂,极易受温度、密度、流速、压力等变量因素的影响,精确计量的难度就更大。因此,如何实现管输天然气的精确计量,成了困扰业内的世界性难题。上个世纪末,德、美等国通过超声波反射原理开发出了气体超声流量计,拥有了世界顶级的气体计量器具。
作为国家计量仪器仪表研制和生产的骨干企业,当他们得知西气东输工程全部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声流量计时,总经理刘泽玲按捺不住了。她和班子决定,要上气体超声流量计这个项目,并且要求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新产品来。
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浦原公司经过一番调研后才发现,所谓的气体超声流量计,就是集电、声、波多种能量转换元器件于一体,经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运算,而获取气体流量的高智能化、高精确度的计量器具。它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被人们公认的“孔板测量”和“时差测量”等传统气体流动计量方法,可以说是带来了气体计量技术的一场革命。公司通过调研还得知,由于此技术十分高端,使得其产品附加值非常可观,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民营企业已经着手研发了。
看来,这次浦原想要居上,就必须走一条捷径。浦原曾与掌握这一技术的一家德国公司多次接触,希望能实现技术转让。但不论浦原开出怎样优厚的条件,对方都坚决予以拒绝,只答应让浦原做他们的产品代销商。
研制气体超声流量计的想法,得到了中核集团高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很快,一个全新的浦原子公司,即上海维思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就组建了起来。
超声流量计研制有两个难点,一是要完成实现电能、声波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能量转换器的研制,二是要构建涉及电、声、波、机械等多学科的数据运算的数学模型软件。这两点,每一点都要经过上万次的反复试验、反复运算、反复比对和反复标定才能确定。这些过程少则需要二三年,多则需要四五年,并且每年需要一定的经费保证。
面对如此复杂的研制程序和旷日持久的资金投入,有些人开始动摇了。就连当初和维思一起立项的好几家民企,在一两年后都纷纷下马了。国内好几所实力不俗的名校,也由于研发资金不足,相继半途而废。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浦原的决策层始终没有动摇。他们锁定目标,排除干扰,抱着为民族工业争气的坚定信念,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了专项研制的进展。资料显示,2003年维思公司成立至今,浦原为气体超声流量计的投入专项研发资金高达3000多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坚定的信念和浦原强大的支持加上锲而不舍的攻关精神,终于使维思公司取得了突破。2005年底,他们在国内首次将实验成果转化为了工业化应运的产品,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压气体超声流量计研制成功了。从此,中国“不能制造气体超声流量计”历史结束了。
维思一鼓作气,到今年年初,他们先后攻克了由低压到高压、由小通径到大通径、由单声道到多声道的多项世界级难题,陆续研制成功了高压流量计、双声道和四声道流量计。高、低压流量计的通径覆盖了50毫米至400毫米,已形成了4大类系,数十种型号可供工业化应运的产品,基本满足了国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城市管网的计量需求。
“新产品研发上的空白,填补起来本身就很不容易,像气体超声流量计这样的精密仪器,要真正填补工业化应用上的空白,做起来更不轻松。”维思公司主管市场推广的副总经理张国忠对记者感慨地说。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