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国内专利很难长时间存活 |
http://www.qctester.com/ 来源:
链接新闻
浏览次数:2125 发布时间:2010-4-26 QC检测仪器网 |
标签:
检测, 仪器, 测量仪器, 检验仪器, 试验仪器, 力学仪器,( 里氏硬度计), 设备诊断仪器, 无损检测, 检测技术, 检测标准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主动放弃了对4项专利的继续维持,其中包含一项被认为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
公司知识产权专员张农告诉记者,自2000年以来,公司已获授权的40余项专利中,发明专利有27项。最“年长”的发明专利已有10岁,但一般的发明专利存活时间为4—6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存活时间更短。“获得授权后我们可能就不再使用它,继续维持没有意义。”张农说。
1985年4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专利法正式实施。其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逐年递增。根据最新统计,2009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976686件,同比增长17.9%,但在“量”的背后,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些专利的生存状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一份2010年《专利统计简报》显示,目前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多集中在3—6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效期不足7年的(即申请于2003年1月1日或之后)占81.0%;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效期超过10年的(即申请于1999年12月31日或之前)只占4.5%。 一名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专利在获得“出生证”一两年后就“夭折”,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寿命”更短。
评价体系错位造成专利泡沫 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以维持专利权,否则专利权会在期限届满前失效。维持时间长的专利,通常是技术水平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或者说是核心专利。 《专利统计简报》显示,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主要分布在4—7年,大专院校维持年限主要分布在3—5年。
“这一方面表明,企业创新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其利用专利权保护自身发展及运用专利战略的意识更强,另一方面也表明大专院校相较于企业,由于其产学研结合不紧密,进入市场的渠道不畅,无法及时将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为市场价值,维持专利权的意愿不高。”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促进中心主任邹定国说,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作用,坚持技术创新以能够合法产业化为基本前提。而目前的政策导向没能充分考虑产业化这个基本前提。
“地区的创新能力、科技人员晋升职称、业绩考核、国家科技项目考核、高新技术认证都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挂钩。”邹定国说,这一倾向使得一些专利的申报不是以产业化为基本前提的,而是被当成荣誉、奖励、税收减免、职称评定、政府政绩挂起钩来。因此专利数量增长速度很快,但质量水平不够高,转化率始终处于低位。 他提出,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挤出泡沫。“专利是无形资产,就如商品,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卖不出去,失去了商业价值,专利也就没有价值。”
质量不高不适合作技术储备 张农告诉记者,公司在放弃对一项专利的保护时,会非常慎重,通常需要技术小组成员商讨后才最终决定。这次选择放弃,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专利技术缺乏商业化应用前景,也不适合作为技术储备。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巡视员付晓辉认为,专利存活时间短,主要由于权利持有人的主动放弃。而这与专利技术含量不高有很大关系。
邹定国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介绍,是否授予专利权,标准是提出申请的技术是不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其中,对于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指南都有明确的尺度,较为容易判断;而对于实用性的考察,一般只要理论上可行,没有违背自然规律,审查员都不会苛责。由于专利审查制度的这一特殊性,使得衡量一项专利技术和产品是否具有商业转化价值的重任只能由专利权申请单位或个人来完成,同时也使得大量不具备商业转化价值的专利成果涌入了技术交易市场。
在4月22日—23日举行的中国发明家论坛上,记者见到了来自重庆的发明人赵成(化名)。此前他申请了一项有关“立体电视技术”的发明专利,但在连续9年缴纳年费后,他选择了放弃。 他坦承,自己的专利只是整个“立体电视技术”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个人没有能力把样机做出来,因为我只熟悉无线电技术,并不懂光学等知识。”
但显然,对这种放弃,邹定国并不认同。 “我们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申请专利?专利本身是商品,如果仅仅有新的想法,可以写论文,而专利是一定要追求回报的。”他认为,专利和股票一样,本身存在风险,技术含量只是衡量专利价值的一个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市场需求、规模大不大,是否具有成长潜力。发明人在申请专利时就要考虑到,有些新的想法由于很难转化,可能本就不该去申请专利。 产业化困难削减信心 在发明家论坛现场,记者见到了来自四川眉山的侯禄明。 “我现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侯禄明是拿着两份实用新型专利来找合作对象的。专利持有人是他的表哥,这名58岁的农民目前正在青海打工,年收入仅3000元,侯禄明当起了代理人。 “原来推广费用是两人平摊,这次说好了,我先垫,以后他再还。”在投入四五万元还不见起色时,侯禄明有点动摇了,“我也要为家庭着想,儿子还小。”
侯禄明哥俩曾与财富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2006年,从网站检索到哥俩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后,一个浙江老板专程从浙江飞到成都商量合作,但哥俩当时根本没兴趣,连合作条件都没问。 “当时觉得公司注册资本才100多万,有点小。”更重要的是,哥俩手头有一份评估机构作的报告。报告称该专利价值甚至超过1亿元。但遗憾的是,之后再没碰到合适的合作人。
按照规定,明年两个专利要缴纳的年费升至2400元,侯禄明已有点着急,“现在只要多少出点资,按比例提成就好商量”。
邹定国在对我国专利的流通和转化现状调研分析后发现:我国国内专利的有效期普遍较短,大量处于闲置浪费状态,没有得到有效运用,而非职务发明的转化尤其存在特殊困难。大量的闲置专利作为负资产,一方面成为专利权人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智力财富的巨大浪费。
但同时他也注意到,在我国现有的近千万家中小企业中,有企业自身核心技术的企业凤毛麟角,急需从市场上获得能帮助其提高竞争力的专利技术。遗憾的是,这些企业大多不具备从专利展示交易中心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利技术的能力。它们迫切需要像商场导购那样的专利运用工程师来帮助筛选、评价符合其需要的专利技术。 如今在日本,就有500名熟悉专利运作的工程师,并有5万名志愿者,他们的工作类似超市导购,就是在专利超市里帮企业找好项目。
“专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简单地采用普通商品在商场和网上进行展示和交易的销售推广模式。”邹定国认为,我国也要借鉴国外经验,建议国家创建专利促进流通机构。只有专利卖得出去,“闲置”“短命”的现象才能减少。
他同时表示,目前非职务发明占我国专利总量的半壁江山,但民间发明长期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进入不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也成为制约非职务发明产业化的重要瓶颈,他呼吁政府加大对民间发明的财政投入,并建议将专利转化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而不是片面追求数量的增长。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