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QC, 检测仪器, 检测, 仪器, 展览会, 测量仪器, 测试仪器, 表面检测, 材料试验, 化学分析, 无损检测
随着科技进步,汽车仪表逐渐向“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方向发展,然而我国汽车仪表行业仅单一拥有《汽车用车速表》(GB15082-2008)国家标准,在已成为主流产品的数字信号仪表领域,大量充斥着德国、美国等汽车仪表制造商制定的企业标准。
“先制定标准,后垄断市场。”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开展的“新圈地运动”。
随着科技进步,汽车仪表逐渐向“综合信息显示系统”方向发展,数字信号仪表替代模拟信号仪表已成为我国汽车仪表行业发展趋势。然而,我国汽车仪表行业仅单一拥有《汽车用车速表》(GB15082-2008)国家标准,使用已久的行业标准仅适用于面临淘汰的模拟信号仪表,在已成为主流产品的数字信号仪表领域,大量充斥着德国、美国等汽车仪表制造商制定的企业标准。
近日,某自主品牌汽车仪表企业高管十分忧虑地告诉记者,制定行业标准过程中大量参照国外企业标准的行为,在避免我国汽车仪表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的同时,极有可能导致自主品牌企业在标准制定问题上永久性缺乏话语权,这将为外资企业“新圈地运动”打开方便之门。
数字信号仪表渐成主流
由于对排放、节能、安全和舒适等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控制程度不断加深。在行车过程中,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可以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并通过汽车电子仪表将这些信息显示出来,方便驾驶员及时了解汽车运行状态,妥善处理各种情况。如今,汽车仪表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于显示车速、里程、发动机转速、油量、水温等车辆运行基本信息,而且还可以显示安全系统运行状态、故障诊断信息等信息。对于这些功能,传统模拟信号仪表已不能胜任,数字信号仪表应运而生。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建介绍,数字信号仪表工作原理是,传感器将接收的各种信号以数字化方式传递至行车电脑,经处理之后再将这些信号输送至步进电机,驱动相关仪表指示数字。他告诉记者,与模拟信号仪表相比,数字信号仪表能够避免信号传递过程中的数据丢失,具备指示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
“目前,乘用车数字信号仪表装配比例已达90%,近年来装配数字信号仪表的商用车也逐渐增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汽车电子设备数字化、网络化趋势下,今后汽车数字仪表普及率必将进一步提高。
国外企业标准充当国内行业标准
欧科佳(上海)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平说,目前我国汽车仪表行业普遍采用的《汽车、摩托车用电子车速里程表》(QC/T584—1999)和《汽车、摩托车用电子转速表》(QC/T585—1999)两个行业标准主要针对模拟信号仪表,而并不适用数字信号仪表。
在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数字信号仪表领域,外资企业热情十分高涨。近年来,西门子、马瑞利、伟世通、博世等外资企业相继在中国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了中国数字信号仪表领域巨大市场份额。在这一过程中,由外资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逐渐成为中国汽车仪表行业普遍采用的行业标准。
据国内某自主品牌仪表企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针对汽车车速表专门颁布了《汽车用车速表》(GB15082-2008)国家标准,该公司在进行汽车仪表、传感器、汽车总线的产品开发、生产、检测过程中主要参照西门子、博世等公司制定的企业标准。
“在仪表盘方案选择方面,自主品牌企业与外资企业一致性较高,但在汽车总线开发方面,中国企业实力比较薄弱。”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由于在某些领域自主品牌企业与外资企业实力悬殊,在制定行业标准过程中沿用国外企业标准的情况难以避免。
加强自主创新 完善国内企业标准
针对国内汽车仪表行业国家标准缺失的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说,国家标准建立在企业生产技术基础之上,如果企业没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国家标准只是形同虚设。他认为,企业标准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完善的企业标准对促进行业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企业一定要争取自己制定标准。”杜芳慈说,如果简单地参考国外企业标准,势必导致自主品牌企业在产品开发、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受制于人,阻碍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他认为,自主品牌仪表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标准。如果只是简单地抄袭国外标准,行业发展就不会有任何希望。
意见箱:
如果您对我们的稿件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发送意见至qctester@126.com(注明网络部:建议或意见),或拨打电话:010-64385345转网络部;如果您的建设或意见被采纳,您将会收到我们送出的一份意见的惊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版权属于QC检测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②来源未填写“QC检测仪器网”之内容,均由会员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连带责任。如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相关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